欧洲夜间经济发展与管理的经验借鉴
夜间经济是指发生在当日18∶00到次日6∶00,以休闲、旅游观光、购物、文化、餐饮等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城市消费经济。夜间经济占全英国GDP的6%,成为英国的第五大产业,伦敦夜间经济提供了1/8的工作岗位。欧洲多城的夜间经济管理经验值得借鉴。
一、伦敦:多元成就夜晚
英国于年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年到年,伦敦创造了超过10万个新的夜间工作岗位,年伦敦市的夜间经济收入达亿英镑,预计到年将达亿英镑。夜间经济业态多元化与多元主体参与管理是伦敦夜间经济成功的关键。伦敦夜间经济管理的经验是:第一,政府积极推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管理。伦敦年初成立了由各种政策专家和行业领袖组成的夜间工作委员会,拟定24小时夜间经济发展目标,并通过与酒吧和餐馆工作人员、夜间消费者、消防队员等对话的方式听取各方意见,平衡相关群体诉求。第二,改善夜间交通,为夜间经济的消费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自年以来,伦敦的夜车使用量增加了%,晚上10点以后,伦敦地铁的出行速度是白天出行的两倍。年,伦敦在每周五和周六两天推出夜间地铁服务,目前伦敦11条地铁线中有5条线路在周末24小时运行。伦敦交通局计划,到年,将夜间地铁服务扩展到其他线路。
二、阿姆斯特丹:重置夜间规则
阿姆斯特丹以自由开放的夜生活闻名,年阿姆斯特丹开创性地任命了首位“夜间市长”监督“晚九朝五”的夜间经济活动。“夜间市长”由公众和专家投票产生,受雇于阿姆斯特丹夜间市长基金会,致力于在市政府、企业主和居民之间架起桥梁,建立沟通机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目前全球已有包括伦敦、巴黎、苏黎世在内的30多个城市采用了类似的行政模式。阿姆斯特丹年举办了第一届夜间市长峰会,与世界各国商讨夜间经济发展模式。
为缓解市中心夜生活的压力,阿姆斯特丹利用城市近郊闲置的文化空间探索夜间经济新模式。此外,阿姆斯特丹现正推动24小时图书馆、24小时工作空间、24小时便利店建设,最终形成企业自由决定何时开业和关闭、夜间活动者决定夜晚何时结束的24小时地区。
三、里昂:灯光点亮城市
城市的夜景照明系统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基石,在塑造夜间景观布局和刺激延时消费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第二大城市里昂以其绚丽的城市照明闻名于世,每年12月8日在此举办的为期4天的灯光盛会能够吸引超过万游客,极大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作为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的里昂灯光节始于年,年里昂市政府成功实施了《城市灯光规划》,从政策、技术、艺术等方面为该节日提供支持。如今,里昂灯光节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规模和专业水准的大型灯光艺术活动。里昂将灯光节作为发展夜间经济的策略之一,城市设计者将光源的变化与城市的历史建筑、重要街道、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把城市特色建筑作为光影作品的核心。十年来里昂市也在实行“绿色照明”规划,设立城市照明局,专门研究和监督城市生态型照明可持续发展策略,倡导“小而灵”的节能理念,规避城市亮化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旅游报)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全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
4月2日至3日,文化和旅游部年全国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要求,研究部署年产业重点工作,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会议指出,文化和旅游系统产业发展工作要紧紧围绕“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这一中心环节,站在思想认识的新起点和发展实践的新台阶上,要强化产业思维,把握产业趋势,遵循市场规律,坚持融合发展,守好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会议强调,要从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统筹机制、推动园区升级、健全投融资体系、培育消费市场、鼓励产品业态创新、壮大市场主体、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务实举措,加快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决策部署,统筹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等进行了交流发言和专题研讨。(中国文化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年清明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9%;实现旅游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13.7%。年清明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旅游产品供给多。踏青赏花、特色展演、民俗文化展示、书画摄影展览、戏曲表演等异彩纷呈。城市文化休闲活跃,周边短途游广受欢迎,举家登高望春或采摘成为游客首选。数据显示,清明假日周边短途游占比超60%。二是文化活动参与多。以博物馆、文化遗产及小镇、宗教祈福、民俗风情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走热。调查显示,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技馆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受访者分别高达54.33%、32.36%、38.24%、37.23%和42.91%。三是红色旅游热情高。红色主体类景区在线购票量同比增长55.2%。各地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抗战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区纷纷开展清明主题活动。四是文明旅游成常态。各地通过举办清明公益文化活动,倡导文明祭祀形式,弘扬祭祖、敬老、感恩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引导游客树立文化自信中发挥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4月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并将于今年4月30日起施行。规定指出,邀请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制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和充足的学习、休息时间,其服饰、表演应当符合未成年人年龄特征和时代特点,不得泄露或者质问、引诱未成年人泄露个人及其近亲属的隐私信息,不得要求未成年人表达超过其判断能力的观点。规定明确,未成年人节目应当严格控制设置竞赛排名,不得设置过高物质奖励,不得诱导未成年人现场拉票或者询问未成年人失败退出的感受;情感故事类、矛盾调解类等节目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情感,不得就家庭矛盾纠纷采访未成年人,不得要求未成年人参与节目录制和现场调解,避免未成年人目睹家庭矛盾冲突和情感纠纷;未成年人节目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品行、道德方面的测试,放大不良现象和非理性情绪。规定要求,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未成年人广播电视节目每小时播放广告不得超过12分钟;未成年人网络视听节目播出或者暂停播出过程中,不得插播、展示广告,内容切换过程中的广告时长不得超过30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
国家网信办:发布首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公告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站近日发布公告,披露第一批共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就备案所在地来看,北京、深圳、浙江数量最多,三地备案数量合计个,占全国的六成以上。其中,北京第一,有63个;深圳第二,有37个;浙江第三,有24个;上海第四,有19个。就备案公司来看,在互联网领域,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龙头企业均有备案,其中京东备案数最多、为4项,百度3项,腾讯2项,阿里1项;在金融机构领域,浙商银行备案5项,众安4项,微众银行3项,平安壹账通2项;在区块链行业,趣链科技居前列,有4项备案。国家网信办表示,备案仅是对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相关情况的登记,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证券日报)
财政部: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达.54亿元
4月2日,财政部公布年中央财政预算。其中,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54亿元,比年执行数增加30.16亿元,增长10.8%。其中,文化和旅游预算数为61.31亿元,比年执行数减少6.41亿元,下降9.5%。文物预算数为16.56亿元,比年执行数减少3.86亿元,下降18.9%。新闻出版电影预算数为78.76亿元,比年执行数增加4.02亿元,增长5.4%。广播电视预算数为72.39亿元,比年执行数减少1.16亿元,下降1.6%。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预算数为38.37亿元,比年执行数增加24.13亿元,增长.5%。(经济日报)
全国电影票房一季度同比减少16亿元
年全国电影票房一季度成绩单近日揭晓。据猫眼专业版显示,今年1至3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别为33.68亿元、.05亿元和41.34亿元,共计达.0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16亿元。其中,1月和3月的单月票房均较上年同期减少10亿元左右,唯一实现票房同比提升的2月,在观影人次上也同比下降近2%。今年一季度共上映部电影,只有21部电影票房在亿元以上。业内人士指出,如今电影观众的审美在逐步提升,如没有优质内容,就难以吸引观众。票价的上涨也降低了人们的观影欲望。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全国电影票价平均为39.5元,同比增长9.94%,环比上涨23.05%。(北京商报)
中国品牌授权行业白皮书发布
娱乐艺术占品牌授权3/4
中玩协近日发布《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报告显示,年我国年度被授权商品零售额达亿元,同比增长14.6%。截至年12月,按照企业实际开展授权业务的口径统计,活跃在我国的品牌授权企业总数为家,已经开展授权业务的IP(知识产权)为项。年,娱乐IP授权仍牢牢占据半壁江山(59%),其次为艺术(16%)和时尚类IP(15%)。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为实现品牌授权业的高质量发展,需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正确的导向,品牌授权开发要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为实体经济、制造业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精神,引领消费潮流和社会风尚。二是坚持品牌创新发展,在品牌授权过程当中,要提升设计创意的转化水平,并防止低水平重复和模仿。通过文化创意的注入,让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焕发新的光彩,激发新的活力。三是品牌授权本身既是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融合发展的载体,要坚持跨界融合。(中经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