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南方诗林》第期第二版(副刊版)
年12月3日星期五拜访看望著名作
家韦编联先生
(散文)
刘顺志
二0二0年十一月二日清晨,虽然已经进入深秋,但空气中仍弥留和飘游着丰收季节里特有的芳香,微风吹来,沁入胸肺,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我怀着喜悦和崇敬的心情,陪伴近期诗歌和小说创作成果丰硕,广受好评的诗友,我的大湾镇老乡韦海潮老师,专程登门拜访看望德高望重的著名作家、诗人、书法家韦编联先生。
左为韦海潮,中为韦编联,右为本文作者刘顺志。
韦作家居住在来宾市兴宾区老城区柳来路大街旁兴宾区财政局宿舍区内的一栋高楼的二楼,我们有约在先,轻轻敲响房门,韦作家和他的夫人陈喜文女士,闻声开门,热情的把我们迎进屋里。韦作家的居室并不很宽敞,但干净明亮,家用物件摆设得有条有理,整整齐齐。客厅洁白的墙上,挂有一块玻璃大镜框,里面镶嵌着韦作家亲笔在宣纸上书写的“翰墨飘香″四个大字,显得格外的醒目。韦作家的书房内,背向东的一面墙,挂有巳经装裱好了的韦作家书写的三条长幅行书作品,背向西和北的两面墙壁前,竖立着装有玻璃门窗的大书櫃,书櫃里排列装满中外名著和韦作家創作的书籍。向南的一面,大窗口下摆着一张大书桌,桌上左边安放着一盏玲珑剔透的小台灯,桌面上摆满了写作的稿纸和练习书法用的笔墨纸张。旁边的小桌上,安放着一台电脑,是韦作家欣赏音乐和协助文学创作的现代化工具。整个书房充满文人的书香气息。韦作家今年已87岁高龄,但他精神矍铄,头脑清醒,眼明耳聪,谈吐清楚,身板硬朗。看到韦作家的身体如此健康,我和海潮老师很高兴,海潮老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养身礼物,送给韦作家,我们共同祝福韦作家和他的夫人,身体健康,长寿延年。韦作家和他的夫人高兴地向我们表达了谢意。整个房内洋溢着喜乐的气氛。
看着眼前慈祥的韦作家,我不由得自然而然地想起我所知道的一些关于韦作家既平凡又极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韦作家出生在广西合山市河里镇仁义村旧欧屯,小时候就受到爱读书喜欢诗词的父亲的深深影响,他从小也酷爱看书和学写诗词,十岁时,就能写出“大雨初晴山似洗”的优美诗句。可惜因为家境贫困,只到迁江中学读到第三个学期就被逼迫辍学回家。但他没有放弃学习,白天上山放牛,帮家里干农活,晚上回家挑灯读书,坚持自学,经过刻苦的学习,他逐步掌握了很多文化知识。后来他参加了工作,先在北泗中心校当教师,后来到县政府做收音员,后来又当了领导干部。从年末到年初,他从22岁到30岁,在大湾镇工作8年时间,先后担任大湾乡乡长、大湾公社党委书记兼主任、大湾区区长。年7月至年10月,我在大湾中心校当教师,认识了韦作家,从此长期得到他的谆谆教诲,使我不断取得进步。韦作家在大湾工作期间,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带领群众兴修水利,解决粮荒问题,大力整治社会治安,业绩显著。他还亲自领导组织建设了大湾革命烈士纪念碑,按他的要求,我仿照北京天安门广场英雄纪念碑的式样,设计了纪念碑的图纸,并亲自参加建设的全过程。韦作家亲笔书写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猷劲有力的毛笔字,放大后刻到纪念碑上。至今巳经过去了五十多年,这座当时来宾县最高的烈士纪念碑,仍雄伟的耸立在红水河畔大湾镇的土地上,成为当地有名的景点,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发揮了重大的作用。韦作家在大湾时,工作之余,他坚持读书和写作,写了不少诗词和散文,还收集和积累了很多生活素材,为他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韦作家调离大湾时,当地群众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若干年后,大湾牛口村一位叫李生华的老农,还特意叫他的孙仔专程去到南宁登门看望韦作家。年,韦作家调到县城工作,担任文化科科长,分管文化体育工作,来宾县的文化体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起色,来宾县文工团创作演出的节目,参加柳州地区和自治区的文艺会演,多次荣获大奖,来宾县男女篮球队从落后队变成柳州地区的最强队。后来韦作家调到地区,先后担任地区文化局副局长兼地区文工团党支部书记、地区行署秘书科副科长、地区《百花》杂志总编,工作都很出色。年2月,韦作家调到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工作,任副总编辑,从此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第一个高峰期,此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有的获全国奖。特别是创作了中篇小说《七色人生》,后编入《七色人生》中短篇小说集,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全国新华书店销售,影响很大,被抢购一空。当时,贵州省遵义市女子书店的女经理,曾打电话到南宁,向有关部门询问,还有没有这本书,如果有,请马上寄给她们銷售。韦作家的作品广受好评,中国著名大作家玛拉沁夫称“韦编联的小说语言美”,此外,还得到广西师范大学黄绍清教授,原柳州地区民族师范学校特级教师、作家、文学艺术评论家黄汝迪老师,云南昆明学院博士、文学评论家黄毅等多名专家的好评,主动为他的作品写评论文章。后来,小说《七色人生》,被中国作家协会选取编入大型丛书《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年,韦作家当选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首届理事,后来,又当选为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首届副会长兼秘书长。年,韦作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实现了他的誓言和夙愿。他的名字,被镌刻到位于北京亜运村内《中国文学馆》大厅中的三米高的青花瓷的大花瓶上,为广西争了光。在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工作期间,韦作家多次应邀到各地讲学,培养了一批文学骨干,有的现在巳成为广西文学界的顶梁柱,他为广西的文学创作亊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年,韦作家退休后,回到来宾县城定居,开始了他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期,他完成了长篇小说《风雨望江楼》的创作,又创作了第二部长篇小说《裙影缤纷》,还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到目前为止,已创作和出版了小说、诗词丶散文、评论文章丶书法等各种类型的文学艺术作品共13本专集,真可谓成绩斐然,硕果累累。年,韦作家应邀回母校迁江中学作报告,我陪同他前去,亲眼目睹了他受到热烈隆重欢迎和接待的场靣,他的真实而生动的报告,受到全体师生的高度好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学校赠送给他一块刻有“母校之光”四个字金光闪闪的牌匾,以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感谢。韦作家在来宾(后巳改为兴宾)定居时,非常关心兴宾区的文学艺术创作事业,他长期担任兴宾区老年书画研究会的顾问,还经常过问和指导兴宾区诗词学会的工作,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年6月28日,兴宾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兴宾区委老干部局、兴宾区文联专门为韦作家举办了《中国作家韦编联文学、书法作品展览》,引起了轰动,观众如织,好评如潮,柳州市的几名家长,特意带自已的儿女,专程到兴宾参观韦作家的作品展览,成为当时的佳话。对韦作家的为人和?绩,《南国今报》用整版篇幅,《来宾日报》丶来宾市《麒麟》杂志,都曾用大块的篇幅,进行报道宣传。各界人士,广大读者都称赞韦作家是德艺双馨的好作家。
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拜访和学习的好机会,我们请韦作家就如何提高文学艺术的創作水平,给我们作多多的指导。一提到文学艺术創作,韦作家立刻象一个年轻人一样,精神飽满,精力旺盛,他给我们讲了很多,都是他亲身的体会和宝贵的经验,他重点讲了以下几个方靣:
一、要我们牢记毛主席关于文学艺术创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导。他说,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是根,是本。文学艺术创作如果不源于生活,就没有根,没有本,没有依据,就不真实,就虚假,不可靠,不可信,读者就不相信,不接受,不被感染和触动,就会失去文学艺术作品的功能、效益和价值。文学艺术创作要高于生活,要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升华其思想和艺术,要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展开想象,进行扩展作或凝聚,要进行美化和拔高,使作品上升为艺术精品,优质的精神粮食,这样才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鼓舞人。韦作家结合自己创作的长篇小说《风雨望江楼》和中篇小说《七色人生》谈体会,他说他写的这部长篇小说是有生活原型的,地点和故事的背景是他工作多年的大湾镇,主要人物也有原型。中篇小说《七色人生》中的男主角的原型是柳州地区文工团的一名舞蹈教练。但写到作品里以后,这些地点和人物都被扩展了升华了,既有生活中原型的影子,又不全是生活中原型的影子,巳经是多种地方,多个类似人物的概括集中,巳经成为了升华了的艺术形象。因为他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形象真实生动,又富于美感,读者感觉亲切,可信,能接受,能引起共鳴,既得到艺术享受,又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文学艺术创作一定要确立鲜明的主题思想。要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要赞颂真善美,抨击假悪丑,要给人以鼓舞的力量,催人奋进。我们边听边回想韦作家的作品,他是很注重这个要素的,如他写的诗歌《巨流》、《红水河情怀》等等,都充满正能量,热情地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丰功伟蹟,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讴歌美好幸福的生活。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撼,深受鼓舞,增强了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大大激发了向上向前奋进的力量。
三丶进行文学艺术创作时,作者要充满感情。要把真诚的、热烈的、深沉厚重的感情带到自己的作品中,作者首先要感动自己,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韦作家说,他写作时,是带着真实浓厚的感情来写的,有时含着眼泪写,有时心情太激动,按捺不住,写不下去,要停一下,平静一下,再继续写,所以写出来的作品充满感情,比较能感染人,读者反映比较好,说被感动了。
四、要愽览群书,增加各方面的知识。要把多方靣的知识,尽量的合适的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这方面,我们觉得,韦作家也做得很好,他勤读各类书籍,知识很渊博。他的作品,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靣靣,有国际上的名人秩事,有华夏的山川地理,民族风俗,传说,典故等等,知识容量很大面很广,可读性很强,非常引人入胜,使读者读后,不但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升华,还增长了很多知识。韦作家的做法,对我们启发很大。
五丶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不断提高表达的能力。文学作品是靠语言和文字来表达和实现的,要努力打好扎实的文学文字功底,力求做到“语不惊人心不死”,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精美的挡次。
六、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文学艺术创作的成功经验和长处,补己之短和不足,才能不断的进步。
七、要持之以恆,坚持长期的刻苦的勤奋的学习和创作,才能出作品,出精品,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有理想的收获,取得一定的成就。韦作家讲了很多,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思想上开窍了好多,感到收莸很大,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惜时间过得太快,转眼就到中午了,为了不影响韦作家休息,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告辞了。韦作家和他的夫人盛情挽留我们吃中午飯,我们不忍心两位老人太麻烦太累,婉言谢绝了。临别前,韦作家拿出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裙影缤纷》、诗词《清心斋诗词集》和《韦编联书法作品选集》,签好名后送给韦海潮老师,海潮老师如获至宝,一再感谢。然后,韦作家送我们到楼下,他转身回屋站在阳台上,向逐渐远去的我们频频招手,我们望着站在高处的韦作家,觉得他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人格魅力是那么的光彩和吸引人,我们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文学艺术創作,视文学艺术創作如生命,长期刻苦学习勤奋创作,用作品尽情讴歌祖国,讴歌人民和讴歌新时代的高尚精神和行为。要象他一样,努力实践,力求创作出一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此文未经韦作家和韦海潮老师阅看,如有差错和遗漏,请韦作家和韦海潮老师指出批评和雅正!写于年12月2日)
左为黄汝迪,作家丶文学艺术评论家,原柳州地区民族师范学校特级教师。中为韦编联,作家丶诗人、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右为韦文俊,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民族出版社原社长。
作者简介:刘顺志,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大专文化,曾任中共来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丶县委办公室主任丶县政协副主席。现为兴宾区老年书画研究会丶兴宾区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诗文书画影作品多次参加各级展览和大赛,荣获金奖和银獎,入编选集,在《中宣部内参》丶《广西宣传》丶《广西老年报》丶《广西政协报》丶《广西日报》丶《广西电视台》刊登和播出。
顾问:钟家佐岑路杨政中
石琪高黄家仁韦德权
韦编联覃滋高樊运宽
江晴韦持谦常青
蒙智扉黄绍清荣斌
常务顾问:覃滋高樊运宽
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黄宗信刘顺志陈耿罗文德韦海潮韦柳芬何基础韦扬东窗外含露之花刘先植寒香小丁蓝惠超赵士恒
潘志实粱建军韦家林杨世文陈玉秋林宇许杰胡冬梅唐荣缵于子静童趣何定全阮建华张永平宝发纪树志罗廷金石统权李忠胜兰馨高志强袁祯宏覃宣伟韦世容韦德山梁新宗陈协明向祚琛丽文陆大年曾团祥卓名信韩卫军陈华妥星子
常务编委:黄宗信刘顺志陈耿罗文德韦海潮袁祯宏石统权李忠胜兰馨向祚琛韦世容韦德山高志强覃宣伟陈协明卓名信杨世文窗外含露之花楚云舒
编委主任:刘顺志
总策划:秦大戈韦海潮梁仕
法律顾问:郭祥章覃西藩
社长:黄宗信
总编辑:南山
总编辑助理:韦海潮
旧体诗主编:罗文德陈耿
旧体诗副主编:赵仕恒韦家林
现代诗编辑:含露之花窗外韦扬东
网络顾问:韦国块
《南方诗林》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广西来宾市海潮进口粮油土特产经营部
投稿须知
1、《南方诗林》是同仁诗歌微刊。本刊坚持“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原则,鼓励和扶持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心声、体现新时代精神、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本刊不欢迎标语口号式的作品,不欢迎粗制滥造的作品,欢迎那些尽量做到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正确深刻的思想内容结合得较好的作品。对涉及敏感性政治题材的稿子以及宣扬黄、赌、毒的稿子,本刊不予发表。
2、欲本刊是以诗歌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