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路边、草地、公园、山坡时
如果大家看到这种小红土堆
千万不要碰!
千万不要踢!
千万要远离!
因为很有可能是一种
攻击性极强!
带剧毒!能致命!
毒虫——红火蚁的窝!
红火蚁是一种攻击性极强、带剧毒、能致命的毒虫,多在春季来临时出没于草地、绿化地、果园等田地。
有村民用一根棍子把蚂蚁窝捅开,密密麻麻的蚂蚁到处爬
一旦被它轻轻咬一口,轻则伤口红痒化脓,至少半个月才能好;重则可能会导致休克,甚至是死亡!尤其是家长要看顾好自己的小朋友,不要让他们乱碰乱摸。
据知,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它们在阳光下为亮棕红色,头部略成方形,攻击性强,原产于南美,分布广泛。以难以防治而得名,被称为极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
这些红火蚁会主动攻击人,一靠近它的蚁窝,不管是什么东西它们都会群起而攻之。广西已有人被咬!南宁一男子被咬,不幸身亡
年7月20日,广西南宁一男子被从裤脚钻进的红火蚁叮咬,回家后昏迷、意识丧失,经2个多小时的抢救,不幸身亡。
(网络配图)
柳城一男子被咬,瞬间两眼发黑
年4月25日,柳城县东泉镇发现红火蚁,并有村民被咬伤。
红火蚁洞穴
柳城县东泉镇凉亭村三村屯村民何木生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家田地除草。不料,一阵火辣辣的刺痛感由脚底传遍全身,何木生顿感两眼发黑,发现情况不妙的他,努力将身体抽出草堆,定睛一看,自己手脚迅速通红,一颗颗黄豆般大小的红点显现出来。
踩蚂蚁窝被咬,全身肿胀
年7月20日下午5时许,医院急诊科来了一名男性患者,他全身有明显的潮红,而且还有头晕的症状,走路也走得不稳。
病人李先生(化名)说,他在青山边,青环路那里遛狗的时候走过一片草丛踩到一个蚂蚁窝,那些蚂蚁个头不是很大,但是红红的,好多蚂蚁爬上来,然后就起蚊子叮的那种包,之后就开始嘴唇和脸都麻了。
(网络配图)
医生怀疑,之所以这位病人出现了全身症状,很可能是被红火蚁叮蜇后,对其毒液里的毒蛋白过敏。随后,医生对其进行了脱敏治疗。用药之后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李先生全身潮红、发红全部消退,全身肿胀、麻木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
柳州多个地方有红火蚁根据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布行政区名录》,显示了红火蚁分布区域,柳州多个区县上榜。可以看到,柳州的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县均有红火蚁分布。一旦发现红火蚁
请及时向当地农业部门报告
由专业人员进行清剿,以免被咬
红火蚁真的可致人死亡!红火蚁极具破坏力,它被列为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体型长度约为3-7毫米,平常看上去跟其他蚂蚁没什么两样。
它们具有非常厉害的蜇针,一旦被叮咬,会让人感觉非常疼痛。
专家称,人们被红火蚁咬伤后
会出现如火灼伤般疼痛感
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
敏感体质的人还会对红火蚁毒液中的
毒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
严重者引发过敏性休克,如:呼吸困难以及头晕乏力、昏迷、抽搐等严重可导致死亡!如何区分红火蚁?01观察蚂蚁巢穴红火蚁常在农田、荒地、绿化带
路边、果园、公园、堤坝等地发生
蚁丘高度约10-30厘米
直径30-50厘米
内部结构呈蜂窝状
巢穴可作为它们的识别特征之一
02观察蚁群颜色如果蚁巢外面有工蚁活动
便可通过观察蚂蚁颜色初步判断
红火蚁在阳光下为亮棕红色
体长3-9mm
03观察蚂蚁的头部红火蚁头部略成方形
后头中央有明显的凹陷
上颚发达,内缘有4个明显的小齿
▼
04观察是否有螯针红火蚁腹部呈卵圆形
末端有螯针伸出
这是红火蚁最危险的部分
螯针内有毒液
反正在野外看到类似红火蚁的虫虫
千万别尝试“撩”它!一个字儿——跑!
但万一真的不小心被咬伤了怎么办
请马上采取急救应急办法!
被咬了怎么办?1、先用冰块或凉水对被叮咬的部位进行冷敷,再用洗手液或肥皂水清洗患部。给伤口消毒,可用碘伏或酒精给患处消毒。
2、可使用含类固醇的药膏如皮康霜等外敷。也可在医生诊断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组织胺药剂,以缓解瘙痒肿胀。
3、注意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抓挠,避免将脓疱弄破,以免伤口发生二次性感染。
4、患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反应较剧烈,医院就医。注意:患有过敏病史或叮咬后反应较剧烈,出现如全身瘙痒、乏力、头晕、喉咙不舒服、胸闷、呼吸不通畅医院就医,千万别耽误治疗!
同时提醒喜欢户外游玩的朋友,除了常备清凉油、花露水等普通的防蚊虫类物品外,不妨多带一支含有激素类药膏,比如说一些激素类的药膏或地塞米松软膏,医院常用的地奈德乳膏。这些有激素类的药被红火蚁蜇伤后可以赶紧涂,涂了以后可以缓解症状,医生还建议,对于要下田劳作的农民,必须要穿好水靴、戴上手套等防护装备,如果不慎被咬了,也不用太担心,根据症状来针对性处理。看完请告诉家人朋友
清明外出一定要防范毒虫的叮咬
保护好自己和孩子
得到提醒的请点个“在看”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
就点一下右下方的小花花
小编的工资就涨0.5毛钱
谢谢,么么哒~!
↓↓↓
版权声明:文章部分图片及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为传播而发,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文中部分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信息来源:新华网、柳州新闻网、南宁头条、南宁晚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