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脏中的3个营养优势
动物内脏中,除了肚、肠部分颜色淡白,大部分是深红色的,特别是肝、肾、心和脾。从总体上看,动物内脏就像一座营养宝库,藏着以下3个独特优势:1、富含血红素铁深红色的动物内脏,不但铁元素含量高,吸收利用率也非常高,可帮助缺铁性贫血的人补铁。2、维生素、微量元素聚集地动物内脏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3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的含量较高。其中,动物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远超过奶、蛋、鱼、肉,有助缓解眼睛干涩、疲劳和视力减退等症状。动物的肾脏、心脏和胗(禽类的胃,如鸡胗、鸭胗)的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的肉类。3、蛋白质含量高肝和胗的蛋白质含量与瘦肉不相上下,是比较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此外,动物身上不同位置内脏的营养不同,由于生长环境等差异,不同动物的同一内脏营养也有区别。猪、牛、羊这三种动物肝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心、肾、肚(如猪肚,即猪胃)次之;其肝、肺和肾都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其肝、肾、心的B族维生素含量明显高于普通肉类。鸡、鸭、鹅胗(禽类的胃)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肝次之。同时,即使是同一部位内脏,在不同动物中,营养也有很大区别。维生素A含量:牛肝、羊肝>鸡心铁含量:鸭肝>猪肝>鸡肝锌含量:猪肝、牛肝最高,胗含量也丰富。脂肪含量:正常动物肝脏的脂肪含量低于5%,比瘦猪肉还要低,动物肝脏、肾脏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而肥鸭肝、肥鹅肝之类育肥动物肝脏的脂肪含量比较高通常可达10%~30%,和肥牛相当。动物心脏的脂肪含量和普通肉类相当。胆固醇含量:动物肝脏的胆固醇含量通常是瘦肉的3~4倍。相比而言,肾脏的胆固醇含量就略低一些,而心脏的胆固醇含量和普通肉类几乎相当,是完全无需担心的。如果日常肉类总量不过多,一个月吃一两次,每次吃一二两肝脏,还是不必过于担心的。吃内脏的5个健康须知
想要放心吃内脏,不妨记住下面几个要点。1、健康人每月吃一两次喜欢吃肝、肾等内脏的健康人,按此频率替代肉类,每次不超过克。以肝来辅助治疗贫血、夜盲症、干眼病等疾病,或给孩子做辅食的,每次最好不超过20克(满满一汤匙肝泥)。值得一提的是,鸡肝和鸭肝口感细腻,更适合给孩子做成肝泥辅食。2、彻底煮熟,别追求滑嫩口感肝、肾受毒素污染的风险较高,肺、肚、肠中可能有病原微生物,在烹饪前都要彻底洗净。很多人追求滑嫩的口感,喜欢吃没熟透的肝、肾,这样安全风险较大。建议多采用长时间高温加热的方法将内脏彻底做熟,必要时可在烹饪前做焯水处理。3、选择合格的原料在可靠的市场购买有动物产品检疫合格标志的内脏,不吃发生病变或不新鲜的内脏。4、特殊人群慎选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将猪大肠内的油脂刮净,防止脂肪摄入过多;肝、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胆囊疾病等患者要少吃;内脏普遍嘌呤较高,痛风患者要避免食用。5、与高纤维蔬菜搭配着吃如海藻类、芹菜、豆芽、韭菜、白菜等,既可以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又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京百味大白菜1.8kg起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京东配送¥9.99购买#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