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王劭凯
蒙古民族从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诸部落起,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在继承古代草原游牧文化的基础上,以广阔的胸怀大量吸收欧亚诸民族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最生动的表现,绚丽多彩的蒙古族服饰,以独特的款式、面料、色彩、工艺形成了别具风情的草原服饰文化。而生活在不同部族和地域的蒙古族,服饰的款式风格、种类也都各具特色。昨日,40名伊利·晚报小记者走进内蒙古博物院,动手制作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感受它的独特风韵。
小记者回答问题很积极
“乌珠穆沁蒙古族在长期迁徙和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服饰体系,他们是众多蒙古族部落中最善于运用色彩装饰的部落之一,服饰以华丽闻名,颜色搭配上显示了独有的审美。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有精悍潇洒之姿;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有风韵婀娜之态。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活动一开始,内蒙古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就给小记者介绍了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老师刚刚讲的大家都记住了吗?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乌珠穆沁蒙古语的意思是什么?”“老师,乌珠穆沁就是葡萄的意思。”小记者纷纷举手抢答老师的问题。对于小记者的回答,工作人员说:“这位小记者回答对了一半,乌珠穆沁中乌珠穆三个字是葡萄的意思,而沁字是种植人的意思,乌珠穆沁蒙古语的意思是种葡萄的人。”
“大家看图片上的乌珠穆沁蒙古袍和老师身上穿的这件蒙古袍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身上穿的这件蒙古袍比较素,他们的比较花。”“他们的蒙古袍袖口和老师穿的袖口不一样,他们的袖口很大,而且有很多花。”活动中,对于老师的提问,小记者们回答得很积极。
动手制作乌珠穆沁蒙古袍
“老师,我想要那个花的。”“老师,这个花边是粘在外面的皮子上吗?”了解了乌珠穆沁蒙古族服饰的特点,小记者们开始动手制作乌珠穆沁蒙古袍。
制作过程中,小记者们有的完全按照样本做;也有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原型的基础上做了新的尝试;还有的团结合作,赢得了家长和老师的赞许。
“同学们,上面这片皮子不能和下面的完全粘在一起,只要粘一边就行了。”“这位同学,乌珠穆沁蒙古袍除了领子,袖口处是另外一个亮点,你看你这个袖口是不是没有粘花纹啊。”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小记者们制作的服饰作品终于完成。最终,老师经过综合考量评出了两组优胜的小记者,给他们颁发了小礼物。
活动受到小记者欢迎
“这个活动非常好,我平时就很喜欢蒙古族的衣服,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了解了乌珠穆沁蒙古袍的特点,还知道了男士在穿蒙古袍的时候一定不能拉平了,要把肚子那里的衣服鼓出来才是正确的穿法。”小记者任雷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刚刚老师还夸我做得很好,我很喜欢今天这个活动。”
忙碌了一上午,小记者们看着自己制作好的乌珠穆沁蒙古袍,不由得和身边人分享起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