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出台硬核新政招揽人才,
“引凤归巢”!
快来看看都有哪些新举措吧。
近日,南宁市印发《关于加快集聚人才资源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围绕人才集聚、平台建设、管理机制、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内容提出具体措施,让政策既精准、接地气,又能做到爱才、识才、敬才、用才,通过这一系列“硬核”举措“引凤归巢”。
调整现有人才政策适用范围和条件限定
此前推行的“1+6”人才政策兑现对象局限在南宁市管理服务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新举措将对南宁市有经济贡献的中直、区直驻邕国有企业人才及在南宁市创新创业的驻邕高校、科研院所各类人才纳入范围。同时,青年人才年龄限定也由此前的35周岁调整为40周岁以下。
此外,考虑到现行高层次人才认定对外国人才缺少明确的目录指导,海外高层次人才相关政策不能较好地兑现,此次新举措将持有《外国人工作许可证(A类)》的海外人才视同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相应的薪酬补贴政策待遇,更有利于聚集海外人才支持南宁市发展。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开发合作
新举措还将鼓励南宁市企事业单位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支持南宁市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领军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外城市选点建设“人才飞地”或创新中心,经评审认定的给予最高万元建设经费补助,每成功引进1个项目落户南宁可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为吸引更多广西籍杰出人才并推动他们为家乡发展贡献才智,新举措还制定了针对广西籍人才的措施条款。对携项目落地或促成项目落地的广西籍杰出人才或其他人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支持南宁市各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优秀校友联系机制,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收集优秀广西籍人才信息。
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南宁市有关部门在日常走访调研中,发现南宁市的学术环境氛围不足,容易造成人才“失能”等问题较为集中。新措施将通过一系列奖补措施打造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例如,支持国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在南宁发起、组织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可给予主办单位最高万元补贴,力争使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坛落户南宁,成为永久性会议基地。对企业、产业联盟、新型研发组织发起的技术研讨和创新交流活动,给予最高10万元资助。
同时,新举措还鼓励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绩效考核奖励制度,激发创业孵化载体活力,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载体建设,依托南宁市重点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市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人力资源企业集聚发展。
扩大南宁市人才安家费补贴政策
新举措将通过建立人才信用档案,打通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机构之间的人才信息壁垒,加强人才信用管理,扩大南宁市人才安家费补贴政策适用范围,放宽现有公租房配租限制,加大生活安居保障力度。
下一步,南宁市委组织部将通过政策的引导,引进培养一批紧缺金融人才和政府部门专业化人才,孵化出数量更多的科技型企业,为强首府战略各项任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并进一步加快政策的落实落地,为首府南宁集聚更多人才干事创业。
来源: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