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理念 > 上海老人将巨额房产赠予他人,是被洗脑还是

上海老人将巨额房产赠予他人,是被洗脑还是

发布时间:2020-12-9 11:14:59   点击数: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m.39.net/pf/a_5972922.html

孤独是时代病。能与自己相处、享受孤独,是很高的人生境界,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对大多数人而言,独居,是一种看不见尽头的折磨。

01上海老人王先生,将价值万的房产赠送给水果摊主,引发热议。

老伴去世后,他和患有精神疾病的独生子相依为命。

一天,儿子在家中骤然离世,他慌乱、痛苦,极其无助。他本可以联系亲属,但因为几乎从不和亲戚来往,只能打着手电筒,找到在旁边简易棚中蜗居的邻居——水果摊主。

他们两个人孤独地去火葬场处理后事。水果摊主帮他抱着儿子的骨灰,陪他一起看墓地、买墓、刻字、下葬。亲戚都不来。

后来,彻底一个人住的王老先生,自己在家中忽然昏迷不醒,被发现时正在地上挣扎着爬,不知那一刻孤独的毒性是否比儿子去世时更猛烈。

及时发现他的,还是那位水果摊主。他联系上了老人远在海南的妹妹。妹妹为难地说,爱人也80多了,来不了。水果摊主劝妹妹想想别的办法,她毕竟是老人此刻第一个想要联系的亲属,可妹妹说,“好了好了,不跟你说了,我要去锻炼身体了。”

所谓亲情,冷漠如冰。

出院后,老人邀请水果摊主一家住进自己的房子,组成了新家庭。孤独被驱散,从此有人相伴。

几次危难降临,让老人意识到,必须好好做一番安排了。于是,到公证处办理了意定监护和遗赠扶养协议,把房子赠送给水果摊主,人生的最后一章也一并托付。

数年来,水果摊主悉心照顾老先生,无微不至。

如果没有他,老人险象环生的独居生活不仅不会越变越好,只能越来越糟。没有陪伴和依靠的晚年,就像一道难度极高的数学题,死亡是唯一的解。

孤独中的关怀、危难时的帮助,是打进黑暗的一束光、伸进地狱的一双手,比金子还宝贵、比热血还滚烫,我们能做的,唯有珍惜、尊敬。

果然,世俗不会轻易接纳这样的故事。亲戚们蜂拥而至,纷纷拿出自己到病房探访的录像、打印好的聊天记录等,证明也对王老先生进行了照顾,指出老人可能患有老年痴呆,赠房未必是其真实意思,对公证处提出质疑。

动机不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质疑和污水扑面而来,水果摊主百口莫辩。

很遗憾,一份人人点赞的真情终于跌入你我熟悉的套路。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各路新闻视频里的王老先生,显得手足无措、令人心疼,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这与还没有成为热点时的他迥然不同,那时,老人在著名主持人陈晓楠的节目里洋溢着对水果摊主的感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对赠房之举的自豪。

11月26日,上海市普陀公证处回应:公证员与当事人多次进行了交谈,在反复确认当事人的意思后办理了公证。从当事人在办理公证时的谈话情况和提交给公证处的病历等材料不能反映出当事人的行为能力出现问题。在公证办理过程中,公证员与老人居住地居委会进行了电话联系,询问了老人的情况。对于老人亲属提出的异议,建议他们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02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老伴会离世,儿女们大多不在身边,那么多的日日夜夜,怎样度过?

更何况,还有很多很多人,离异、丧偶、失独、不婚、丁克。

不是每个人都能像王老先生那样,遇到愿意照顾自己的水果摊主,前几年刷屏的罗奶奶,或许代表了更多空巢老人的状态。

72岁的她一个人住在湖北老家。独子在广州定居,一年只回家一两次。

一个人的日子,刚开始很兴奋,终于有足够时间干自己感兴趣的事了,安排得很忙。

慢慢发现,寂寞并未消失,它只是躲在一边,伺机而动,一旦你闲下来,或者逢年过节,立刻突袭,毫不留情。

有人尝试用有规律的生活抵抗孤独。做好计划表,几点必须起床,几点吃早餐,上午读报纸,午饭后睡一个小时,下午去老年大学,晚上看新闻联播……

规律生活确实能让人觉得有了依靠,仿佛这个偌大的世界,仍然有人在要求着你、管着你,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

可时间长了,从心底里、墙缝间、客厅、厨房、卧室冒出的一波波寂寞,无情地撕去最后一层伪装:你就是一个人,规律,或不规律,都没有观众。

罗奶奶喜欢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抒发感悟,这让她有一种认真生活的仪式感。然而,长期空巢生活,可写的东西越来越少,很多个日子,她只能写下这样四个冷峻而绝望的字:今日无事。

终于有一天,她写道: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随后,自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03有几个数据很少放在一起看,今天我们来感受一下。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至年,提升了将近11个百分点,从49.68%升至60.60%。

中国家庭平均人数,年为3.1人,预计到年将缩小为2.6人、年进一步缩小为2.51人。

中国城乡空巢老年人,年至年,从大约万升至约1.18亿,而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54亿。学者预测,到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老年人总数的54%以上。

也就是说,国家要发展,城镇化不可逆转,它的副作用,是让传统家庭模式加速解体,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小型化、空巢化。

时代的漩涡,裹挟着每一个人。当全国、甚至全球资源在我们面前展开时,为了寻求机遇、站上更好的平台,儿女们不由自主地纷纷离开父母,奔赴大城市、外地、外国,求学、就业、定居。

未来,每2个老人中,就将有1个是空巢老人。

大面积的孤独,正在路上。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将超过所有常见老年慢性病。

南宁黄先生夫妇举全家之力,甚至负债,送儿子出国留学。儿子很争气,学成后在国外工作定居。在亲戚朋友眼里,他们夫妇是教子有方的成功人士,他们自己也感到脸上有光,曾多次出国看望儿子。

然而时间长了,黄先生越想越不是味儿,总感觉自己像失独老人,因为他们已经两年多没见过儿子了。如果想要儿子常伴左右,要么让他回国发展,要么他们也出国。

两难。他糊涂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

75岁的张敏全,没有黄先生那么“成功”,一双儿女并未出国,只是外出打工。不过结局一样,孩子们很多年没怎么回家了,邻居凑钱把他送到了养老院。

大年初一,他吃了半瓶安眠药,吓得养老院工作人员立刻拨打了。经过紧张抢救,终于把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然而,张敏全醒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让我走,我不想一个人。

枕头下,压着一张发黄的黑白相片,两个戴红领巾的孩子绽放着灿烂笑容,这就是他的儿子和女儿。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04当血缘已经不能把亲人牢牢地拴在一起,道德对远在天边的儿女鞭长莫及时,来自陌生人的爱,成为最现实的依靠。

上海的王老先生是幸运的,也许没有这位水果摊主的出现,他将很快变成自杀的罗奶奶。

王老先生又是不幸的,血亲们正在合力遮住那束光,为了房子不落入外人之手,誓要扒开天使的外衣,找出魔鬼的影子,向世人证明:他就是来骗房的。

不敢想象水果摊主今时今日的心情。

人性是善还是恶,不是靠发现,而要靠培育。

如果人人都说你是天使,都感谢你,那么你就会成为天使。如果人人都攻击你,诋毁你,天使也会露出獠牙。

在这个注定孤独的时代,请保护这份珍贵的、来自他人的爱,给未来的自己种下一颗善因。

参考资料

1.《和陌生人说话》第5期,腾讯新闻

2.《妈妈: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中国反邪教官方百家号

3.《儿子学成后移民国外父亲:我感觉像“失独老人”》,当代生活报

4.《“空巢老人”自杀屡有发生孤独是真正杀手》,重庆日报

作者简介程华:笔名艾林花园,资深养老行业从业者,致力于康养文化研究与发展武佳元: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人力资源分会副总干事

编辑:毕斯特

投稿/合作:alelderca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n/52760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