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实现可持续经营面临挑战
日期:-12-23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张文卉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文卉)12月22日,由广西人工林种植协会主办的首届“现代人工林经营环境论坛”在南宁举行。与会专家及造林户等多人,针对人工林的经营困境与挑战、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呼吁改善现有的经营环境,实现人工林可持续发展。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年2月,国家把“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然而,行业人士分析,虽然国家已公布取消育林基金的相关条例,但《森林法》对育林基金的征收尚未废除。所以,应尽早争取将育林基金的取消写入《森林法》,从法律上废除征收育林基金。
广西人工林种植协会是我国林业界第一家直接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林业行业协会,该协会秘书长兰樟仁表示,现行《森林法》已经不适应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国家“十三五”采伐限额规划中,人工林占75.7%。目前,我国人工林种植的主体中,非国有林业企业占较大比例。据统计,林业公司、非农合作社、造林大户和林农的桉树人工林面积占整个广西桉树面积的87%。
林地资源有限,又有多个种植行业竞争,人工林的社会经营环境也日趋恶化。除了面对诸多的政策困扰,种树人还要面对林木收益时期的非法堵路、强收过路费、盗伐、强买强卖等社会问题。
兰樟仁表示,修订《森林法》时应充分考虑林业企业的法律定位,并以法律条文明确其权利及义务。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由于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地方在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偏差,衍生许多不依法行政的问题,致使他们面临诸多困境无法逾越。因此,在《森林法》中应明确人工经营中“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效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