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健昨天发表在南宁晚报副刊上的小格子文章
文学欣赏——
寻找山上的野果
陈洪健
走在山上,山花灿烂,但烈日当空之时、饥渴难耐,正想寻找山上的野果充饥,我才意识到,它们踪影难觅。那些野果野菜藏到哪里了?它们喜欢与我们玩捉迷藏吗?
前些天,我跟着本族人上山拜祖,沿着汪汪的水田,绿意盎然的桑地,挑着担,手拿镰刀、锄头乐意融融,迤逦上山,朝祖先们的墓地走去。山上的丛林,不时响起拜山的鞭炮声,从森林的深处隐隐传来,声声入耳,惊醒了林中的鸟儿。
久不走山路,双腿越发深重,草丛葳蕤,整日在城里谋生计的年轻人,路上兴致勃勃,一句接一句,谈起儿时爬山的经历。一年时光,祖先的墓地长满野草,它们高过人头,像锋利的矛,刺向天空,野性十足占领祖先的领地。我们每一年的到来,虔诚地刈割它们,好让我们跪拜祖先,理一理祖先领地的“长发”。站在山岗,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理解的祖宗。此时,富贵贫贱,这些都不重要,在祖宗面前,九九归一,回归故乡,回归祖宗的养育之恩,回归我们出发的一切。
山涛阵阵,云雾缭绕。我们再次走向另一个祖先的墓地,山坡的气温骤然升高,没有带水上山,我与众人沿路行走时,有意寻找野草野果解渴。我想折一根,在我们本地用平话或壮语称为“酸躲”(意译)的山果子,此果根细、叶细。在桂南的山区,三四月漫山吐绿,长到五六月,圆碎的果子,一片猩红,放到嘴里酸里带甜。孩子品尝后,张嘴哇哇闹叫,互相追逐往对方的脸抹上果实的颜色,他们感觉好玩。
我们当地的谚语“四月老鼠行坏路”,过去我不以为然。到山里,一年四季空手上山,吃个圆嘟嘟的饱肚子,还与小伙伴唱着歌儿,一起壮胆驱赶“山鬼”,要下山,防“山鬼”跟着回家,大人授意我们这么行事。四月的“酸躲”,嫩绿在春风中飞扬,似害羞的孩子,在熠熠阳光下闪着碎小的光,走过去,摘几片叶子,放到嘴里,慢慢咀嚼,酸意袭牙,不免皱起眉头,旋即牙尖泛起丝丝的甜,牙床说不出的舒意,疲劳渐渐消去。
行走在森林的崎岖小路,我睁大眼睛寻找可食用的野果。我们越过几座山坡,没有发现可食用的野果。当意识到我们处于我似乎不太认识的树林里,密密麻麻的树,在风中呼啸,那一刻,仿佛有一股看不见的物体,扑眼而来,堵住心口。
于是,上山前拜祖的美好心情,被此树搅坏了。从山下回来,我不点名将一种树的照片发到杭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头部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