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一行出现在老人面前时,原本被闷热的天气弄得昏昏欲睡的他顿时变了一个人似的,带着记者上五楼下三楼,然后又下到一楼,参观完毕再现场手工制作月饼,精神抖擞。他就是年读者节期间《南宁晚报》与金顺饼家联名款月饼——喜阅记月饼的传统手工月饼制作者,青秀区长塘镇长秀路金顺饼家的第二代传承人周明华。
忆往昔传统包装曾制约发展路
周家从周明华的父亲开始制作手工月饼,周明华年轻时跟着父亲学做月饼,父亲走后,他继承了这门手艺。
在周明华的记忆中,过去的月饼做好之后是没有真空包装的,基本都是一张油纸包住,外面再加一张印有嫦娥奔月的红纸,再用麻绳捆一下。月饼回油时,整张油纸都是油。这样的包装注定使手工月饼走不远,只能在人口少地方小的长塘镇上销售。周明华感慨地说,之前长塘镇还有三四间饼家,人家也不一定买金顺饼家的月饼,只能靠一些老顾客维持生意。
圆心愿大步走在奔小康的路上
自从与《南宁晚报》合作后,周家的金顺月饼名声在外,走出了长塘镇,工厂的规模越做越大。让金顺饼家长久做下去,让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这是周明华的心愿,如今,他们的生活也确实朝着这个方向越走步子越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大儿子和小儿子家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一直围绕在周明华的身边,除了上初二的孙女比较害羞之外,其他3个还在上小学的孩子面对记者一点也不怯场。这跟他们接受的教育有关。周明华的大儿媳李庆萍说,十几年前她刚嫁过来时,镇上还没有兴趣班,也不懂得要培养孩子什么兴趣爱好,最近这五年,每年暑假期间都有大学生举办的书法、英语等兴趣班,孩子们跟着学,接触的新鲜事物多了,待人接物也变了。
从自行车到面包车,再到小汽车,这个小家交通工具的变化,也让李庆萍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如今,开车带小孩到南宁看一场电影,在他们家已经是很普通的一件事。而从她刚嫁过来时,只是一家人一起手工制作月饼,到如今每年中秋前都要请20名工人和2名化验员,让他们一家对金顺饼家的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新生活从用葵扇到装中央空调
一道封死的绿色铁门,将工厂与周明华的住宅间隔离开来。在工厂的楼梯间内,一根直径一尺多的铁管从地面顶到天台。周明华用手指敲打了一下铁管,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新安装的中央空调,夏天和制作月饼的季节,把中央空调打开后,住宅和工厂都很凉快。“过去只能靠葵扇,后来装了吊扇,再后来买空调,现在直接就中央空调了。”老人说。
在四楼的化验间、微生物室也是最近5年新设置的。周明华说,过去大家没有食品安全的概念,制作月饼或饼干直接拿出来销售,有了《食品安全法》后,现在要求所有食品生产厂家都要有化验间和专职的化验员,他们还送了两人去参加食药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平时,这两名化验员做自己的事情,月饼生产季时就回来上班。“每一批次月饼出炉时,都会抽样化验,并有留样。”
家庭简介
主人公:周明华
职业:青秀区长塘镇长秀路金顺饼家第二代传承人
家庭成员:老伴,家庭主妇;大儿子和大儿媳跟随从事制作月饼工作;大儿子和小儿子各有自建房,2个孙子2个孙女上初中和小学。
来源丨广告
三审丨周明勇二审丨李仁玉
编辑丨胖嘟
亲,点个ZAN再走,(づ ̄3 ̄)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