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内容 > 工地上一位姓林的广东民工

工地上一位姓林的广东民工

发布时间:2016-3-26 0:58:11   点击数:
大家都知道红岭路是市里的重点工程,全市的老百姓都在看着他们

一心扑在工地上的“铁人”干部

今年25岁的黎宏贵是红岭路改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员,由于项目施工异常艰难,加班加点成了他的家常便饭项目开工前他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可每当对方提出约会时,他却不能离开工地,两人不久后只能选择了分手当问起他是否后悔时,这位有点腼腆的小伙子低下了头他说,在这个建设工地上,其实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年轻人为了桂林市的建设,为了全市老百姓,自己牺牲一点不算什么

□本报记者田远进 谭彦

“刘经理,今天又给我们煮什么好吃的东西?”工人们口中的“刘经理”就是机场路改造建设工程第三合同段的项目经理刘桂明身为经理,她经常亲自买菜,为工人们下厨做桂林日报电子饭,换着花样让大家吃好喝好她说,工人们十分辛苦,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不给他们加餐,他们的身体吃不消去年底,机场路改造城市段和城市快速段进入全面冲刺阶段为了确保按时通车,各标段施工方想尽各种办法,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道路施工

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们,他们坚守自己的岗位,远离亲人,在为桂林的建设默默地做着贡献

为了抢时间,在进入水下基础工程施工后,施工单位开始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在那段时间里,所有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都坚守在工地家住湖南的湖南六建技术总工王正明,直至2009年4月24日工程完成最后一根孔桩,在长达近半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回家看望家人

刘桂明只是在这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中千千万万建设者的一个桂林日报缩影

来到桂林半年多,却没有逛过公园

雉山桥的位置正好处在一个漏斗状的地质结构面上,溶洞、裂隙、半坡岩较多,是目前桂林市区所有桥梁建设中地质状况最为复杂的工程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当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桂林城市建设中,同样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铁人”似的干部(下转第二版)

工地上一位姓林的广东民工,来桂林已有半年多,可还没有去过象山公园和七星公园,也没有回过一趟家,成天泡在工地上当记者问起他新桥建好后有什么最想做的事时,他笑着说,最想做的事就是把老婆孩子接到桂林来好好玩一玩,然后一起回家过年


女性白癜风有何危害杭州网报道
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yawy.com/wbnr/123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