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常感叹:“做村干部难,做富裕的城郊村干部更难
“傻村长”:分配方案自己吃亏最大
□本报通讯员李芳萍蒋双
“马路村长”:铺就村民出行致富路
“土法官”:5旬老汉自学成才
梁树恩52岁才当上村长,按说这个年纪在农村都在养贻含孙了,但他为了依法、公平地处理好村里的矛盾纠纷,梁树恩发挥“学到老,学得精”的干劲,自己掏钱买回10多本法律书籍,从《婚姻法》到《民法》,别人聊天他看书,硬是看完厚度达2000多页的法律书籍,记了上万字的“学法”心得,成了村里的“土法官””临桂县临桂镇兰塘村委洋田村地处临桂新区核心区域,群众生活相对富裕,而党员梁树恩一当村长就是10多年,在村里的威望指数也是“居高不下”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梁树恩笑桂林日报数字眯眯地向大伙说起自己的“村长经”:“当村长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群众就信你服你,继续选你”村民高兴地给梁树恩起了3个“绰号”,以表达大家对好村长梁树恩的一份爱意和敬意
有了法律这根准绳,他调解起村里纠纷来信心十足,调解方法有法有理,客观公正家庭矛盾,村邻纠纷到了梁树恩那里,很多矛盾都化干戈为玉帛,把问题不出村就能解决好了6年来,经他调解处理的30多起纠纷,都没有异议群众说,梁村长是我们村的“土法官”
洋田村距离临桂新区秧塘山水科技工业园仅1公里,然而连接园区的还是一条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简易机耕路,群众出行十分不便近年来,虽然梁树恩也组织村民对道路进行过多次维修,但村民出行的难题还是没有根本解决要修一条水泥桂林日报数字报路那可需要一大笔的资金,上哪去要?梁树恩想到等、靠、要很难改变群众出行的困难,他组织村代表商量后,决定从集体资金里拿出一笔钱,先把进出村4米宽的机耕路改成水泥路,并在村旁建起了3个焚烧垃圾池和1个污水处理池虽然是民主决策建池修路,但由于要花不少集体资金,个别群众说他“浪费”,是“马路村长”,但他和其他村代表顶着骂名,硬是把这一件件实事给做完了现如今,洋田村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差现象,全村人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干净舒服,原来的骂声变成了今天的赞扬声
为支持临桂新区建设,今年洋田村共有810亩土地被征用,巨额征地补偿款摆在了村民面前由于洋田村20多年来农户承包田地基本未做调整,而人丁却出现了明显变化,征地款如何分配成桂林日报投稿为全村争论的焦点在这个节骨眼上,梁树恩充分解读了国家征用土地的有关法律法规后,提出了几个方案,让村民在认可的方案上签字,经过全村人的签字最后确定采用集体分配的方式,将征地款分为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两部分在这种分配方式下,全村吃亏最大的就是梁树恩,他家的田地由原有的15亩减少至9亩,全家人在这次分配中将少获得30多万元的补偿款有人说村长自己提出这样的方案简直是“傻村长”听到群众的议论,梁树恩却表现得十分平静,“群众认可的方案就是最好的方案,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宁可自己吃亏点换来全村人的和和睦睦,值得!”
能调理白癜风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如何增加治疗白斑病患者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