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唐刚1972年生,大专,初级职称曾任桂林电台节目主持人,现任桂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1998年至2005年,先后主持桂林电台《音乐天堂》、《乐海夜航》、《音乐无国界》、《天使不眠夜》等品牌节目,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2006年至今先后主持桂林电视台音乐脱口秀节目《音乐100》、策划主持广受市民喜爱的美食节目《新食代》(后更名为《休闲食8街》)他还承担了桂林桂林日报数字报刊电视台若干大型宣传片、专题片的录音录制工作;采、编、播的音乐专题节目《国歌》曾获得广西广播电视协会1999年度文艺类二等奖、阿牛哥杯广播文艺类二等奖;参与策划、拍摄的桂林电视台宣传片获2007年度广西广播电视文艺优秀作品一等奖
c4王子西1974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主播,时政新闻部副主任,一级播音员,广西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现任广西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分会副会长、桂林青联委员、桂林残联聋哑儿童辅导员工作十年间她播音、主持了2000多期新闻、经济类节目,70多台大型文艺晚会及重要活动的现场直播她的播音作品《桂林新闻》曾荣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2004年度电视播音作品二等奖(政府奖)她的播音和采访作品曾25次获得省、市级奖励桂林日报数字报刊,其中包括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电视播音新闻类)一等奖、(电视播音文艺类)二等奖;广西新闻奖(电视播音)一等奖
b10潘家华1968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资源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编辑从事广播电视工作18年来,他根据资源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编了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科普性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深受当地各族群众的欢迎今年年初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他编辑上送的《资源县军民携手除冰铲雪保畅通》等30多条广播电视新闻分别在中央、区、市广播电视台播放,网络、报刊等媒体也有转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编辑的专题、新闻作品多篇获得区、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部分作品还收入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西部社教电桂林日报数字平台视片”及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村百品”电视片(下转第29版)
二、最佳编辑候选人事迹(以姓氏笔划为序)
a6周波1979年6月出生,大学本科,桂林日报政文部记者,中级职称从事新闻工作4年来,他一直活跃在采访报道第一线,多次参加全区、全市重大时政报道活动和大型策划活动,现主要负责重大时政新闻报道2006年,与同事一起开展“重走长征路”大型采访活动,并出版42万多字的著作《重走长征路》近两年来,他单独采写或与同事合作采写的新闻报道分别获中国首届赵超构新闻奖(原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1件,广西新闻奖一等奖2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桂林新闻奖特等奖1件、三等奖1件此外,还获自治区人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市人大、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等系统好新闻或先进个桂林日报社社长人奖励近20件(次)代表作有《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通讯《没有新房子的新农村———来自龙胜各族自治县坳背村的启示》等
a13黄义武1976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为桂林电视台时政新闻部记者,中级职称2000年开始从事电视新闻工作,曾参与筹划制作桂林电视台第一档社会新闻栏目《今日报道》9年来,先后在《桂林新闻》和《新闻时间》两个栏目从事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的采访报道工作从2001年到2007年,在广西新闻奖和广西广播电视奖的新闻类、社教类和文艺类等三大电视类型的评选中,荣获包括广西新闻奖二等奖在内的26个奖项多年来,个人新闻发稿量在所在栏目一直名列前茅,2005年,名列广西地市记者发稿量排行榜第三,2002年至2006年,平均每年在中央电视台发稿30多篇,连续5年名列全区第一
a10唐桂林日报社官网艳兰,1979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桂林日报社摄影记者,初级职称她热爱新闻事业,将满腔热血和激情投入到工作中荣获2006年、2007年度桂林日报社十佳记者作品多次获得四川新闻奖、桂林新闻奖、广西新闻奖特等奖、一、二、三等奖2006年采写的《黄钦华:用生命演绎鱼水情怀》荣获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2008年,唐艳兰积极参加抗冻救灾报道,拍摄大量优秀摄影作品,在新浪网、中新社、腾讯网发表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积极赶赴灾区采访,深入灾区第一线,采写拍摄了一批有质量的新闻稿件在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工作中,被桂林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a14黄月波1969年10月出生,大专,桂林晚报社会新闻部主任长期工作在新闻一线2005年,策划并参与关于青年志愿者谭铠的系列报道和募捐活动,为救桂林日报网治谭铠募捐近60万元同年,主持见义勇为的安徽青年鲍光蛇的系列报道,起到了舆论推动桂林急救医疗制度改革的作用2006年参加报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活动,与人合著《重走长征路》一书同年,独立完成对《桂林舞蹈职业学校学生陪酒事件调查》,产生良好社会影响2007年参加报社组织的“走漓江”活动,与人合著《漓江2007》一书同年,策划并主持“圆梦2007”大型公益活动,引起强烈社会反响2008年参与大型纪实报告文学创作,与人合著《冰雪桂林2008》一书新闻作品多次获全国晚报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广西新闻奖、桂林新闻奖
b1刘春1974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桂林日报副刊部副主任他长期担任报纸副刊编辑,组织、编发过大量名家作品及有深度和可读性的文化、文学类版面仅2007年,其编发桂林日报数字版平台的稿件就获得了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广西新闻奖、广西报纸副刊好作品奖2005-2007年连续3年被评为桂林日报社十佳采编人员或先进工作者此外,刘春还创作和编选过10部专著,获得过广西“铜鼓奖”、首届“华文青年诗人奖”、北京市文艺评论奖、广西文艺评论奖、广西“金嗓子”青年文学奖、桂林市人民政府“金桂奖”等数十个奖项,入选“广西13年文艺成果展”,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协理事和桂林市作协副主席
a11黄秉1976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1999年起从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工作,先后在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桂林电视台时政新闻部工作9年时间内,参与了桂林市绝大多数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活动,同时结合全市中心工作,深入基层采写出桂林日报社电话号码大量有深度的新闻稿件作品获得2001年度广西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2002年度广西新闻奖二等奖、广西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度广西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其中2002年度一篇评论《全州县创建新型党小组的启示》代表广西广播电视系统新闻评论作品,参加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获得三等奖,实现桂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获国家级奖项的突破
c8山谷1959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自1994年至今,一直担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象山夜话》节目主持人十多年来通过探索,努力寻求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并根据热线节目特点,逐步形成了追求真诚、睿智的主持风格多年来,收到听众来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数万封(条),接听电话一万多个,《象山夜话》已成为桂林电台最有影响桂林日报登报电话力的品牌节目之一热爱主持工作,刻苦钻研业务,深入采访,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到龙胜泗水乡瑶寨采写录制的录音报道《祈盼》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勇于创新,不断开拓,去年推出《象山夜话———桂林周刊》,尝试用桂林方言主持节目,是目前桂林电台唯一的桂林方言节目,深受听众欢迎
b5周蔚1971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桂林电台新闻部副主任,中级职称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在担任编辑期间,她主持编辑的桂林电台“桂林新闻”、“政风行风热线”、“天天十分”等栏目,以清新自然、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好评同时策划编辑的大量户外大型活动《有爱就有希望》、《山青水秀话环保》、《水上婚礼》、《桂林首届读书月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今夜我们桂林日报电子版倾听———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听月晚会》、《2008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桂林站直播》等也备受领导和听众的赞许她的作品《邓小平旅游经济思想与桂林旅游经济实践》、《恭城瑶胞又认出身边谁是共产党员》获得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作品三等奖;2002年《我们的天空依然美丽》、2007《绽放的大百合———葬礼上的婚礼》、《血战湘江———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获得广西广播电视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在广西首届十佳记者、编辑、主持人评选中获得十佳编辑荣誉称号
a5李杰斌1968年出生,大学本科,桂林日报政文部副主任,中级职称1995年从事新闻工作至今,多次参加市内各种重大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报道深入挖掘,认真采写,努力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桂林日报社招聘问题,在党政工作中反映桂林的发展与变化,在凡人小事中挖掘人性与真情,曾获桂林日报社2004、2006、2007年度十佳记者获奖作品:《平生最爱此故乡》获中国晚报新闻奖一等奖、广西新闻奖二等奖;《桂林治癣:创全国特色》系列通讯和《20:300全市职工技术大比武缺席严重》获广西新闻奖二等奖等,先后获得区内外十余个新闻奖项
a2吴涛1972年3月出生,桂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大学本科,中级职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2年该同志始终牢记新闻记者的天职,政治上,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新闻专业技能;工作中,充分发挥电台“快速、及时”的优势,宣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桂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注重从老百姓关桂林日报登报电话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发现题材,力求以优秀的广播作品鼓舞广大听众12年来,吴涛同志多次参加市级、全国及国际性重大活动的采访,所采写的稿件,如《我市奥运英雄荣归故里》、《“两江四湖”绿桂林》、《桂林旅游实现入境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大关》等,先后获得区、市级新闻奖
a3吴燕1983年3月出生,大专,龙胜各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初级职称从事新闻工作仅仅6年的她,先后采写了1000多篇新闻稿件作为新闻工作者,心头始终装有“敬业”二字,肩头始终扛有“责任”二字她以执著的信念和敬业奉献的精神,用自己手中的笔和话筒,记录时代的步伐,反映大众的心声,谱写着新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不凡乐章2006年8月,由她采写的长消息《中国情人节,壮哥瑶妹结姻缘》一经播放桂林日报电子版,立即引起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2006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二等奖,荣获第九届桂林新闻奖二等奖
b6秦冬发1971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1997年底进入桂林电视台,曾作为《桂林新闻》栏目记者负责市主要领导的新闻报道工作,并先后参与《桂林热点访谈》、《新闻时间》和《板路》等栏目的筹建工作2006-2008年1月,任《新闻时间》制片人,2008年1月至今,任《板路》制片人在节目编排上有创新意识,近两年先后荣获广西广播电视栏目宣传创新奖和新闻节目编排优秀奖新闻责任意识强,经手编播的稿件责任事故发生率为零曾先后在省级刊物《新闻潮》、《视听》和市级刊物《桂林传媒》上发表论文若干篇2006-2007年两年间荣获含广西新闻奖在内的1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
a4张广桂林日报社地址宁1957年出生,大学本科,桂林日报记者,经济部副主任,中级职称从小长在军营,高中毕业后插队,两年后招工返城恢复高考后上大学,1982年毕业进入桂林日报社先后在报社总编室、群工部、记者部、社会经济部和经济部任职,26年来一直在采编一线从事新闻业务获奖作品有:《失落的桂林.com》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盛宏之盛》广西好新闻一等奖、《结构调整:一条浓重的主线》桂林好新闻一等奖,另获各类自治区、市级二、三等奖好新闻20余次刊发的专业论文有:《新闻背景及背景材料的运用》2006、2007年度连续被评为桂林日报十佳记者
c3方怡1979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初级职称2002年进入全州广播电视局担任新闻主播6年来,经历过全县各种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播音报道,在实践桂林日报网磨炼中,展现了自己的播音风格和个性主持制作的节目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中,在2004年度桂林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比中,《全州县“9·5”洪灾纪实》获得电视新闻播音类二等奖;2005年桂林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比《团圆》获得社教类二等奖;2005、2006、2007年连续三年在桂林市广播电视优秀作品播音类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b4陆汝安1972年2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为桂林晚报要闻部副主任,中级职称在过去两年中,参与了《桂林日报》一系列重大策划活动的采编,包括“重走长征路”、“走漓江”、“圆梦·2007”等;作为晚报“今日时评”的专职编辑,2007年至今,他为晚报写下了一系列评论文章,题材涉及桂林西向发展、“走漓江”、“圆梦·2007”、“中年男子公交车上不让座反扇人耳光”、自行车讨论桂林日报联系电话、雨雪冰冻灾害、“5·12”四川大地震等他获得过中国晚报新闻奖(即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论文奖、好版面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好版面奖,广西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好版面奖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新闻奖项20多个曾获桂林日报社十佳记者、十佳编辑称号
a12黄政1963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先后在桂林电视台、市公安局、桂林日报社从事新闻和宣传工作,共有20多件新闻作品获省级以上新闻奖,其中有全国电视好新闻二等、三等奖和全国城市电视台好新闻“金牛”一等奖,广西好新闻一等、二等奖和中国地市报二等奖;两次获桂林日报社十佳记者称号近两年来,在桂林日报发稿量和月度获好稿数都名列前茅,参加了今年的抗冻救灾报道,率采访桂林日报社招聘组赴四川采访抗震救灾,采写出一批震撼人、鼓舞人的优秀报道
a1韦玉文1966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担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11年,具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写、播、录的过硬技能,平均每年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新闻奖6篇以上,至今已获得自治区级和国家级新闻奖共70多篇次,是桂林市属新闻媒体当中唯一获得全国人大新闻奖的记者,创造了连续8年获得全国人大新闻奖的记录该同志善于在重大事件中发挥广播优势,在经济和民生新闻中创造优秀作品先后被评为市广电局先进工作者、桂林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工作者、桂林市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桂林市创城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度广西优秀新闻工作者
b8盘文波1964年10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现任桂林晚报桂林日报电子文娱部主任1993年以来,共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散文《骑兵军,心中的绝唱》获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散文《离开,并非无情》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长篇小说《王痞子的欲望》获第五届广西文艺创作铜奖;《杀牲口》获广西新闻好作品一等奖;小说《对牛说话》获首届“广西青年文学奖”2007年因创作成绩突出,获第七届广西青年文学“独秀奖”组织领导的晚报文娱部编发的作品《报纸上的地震》、《5点45分的爱情》桂林日报记者电话,分别获得2007、2008年度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金奖;“情感”系列板块连续两年获全国报纸副刊优秀栏目
c6朱丹1983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为阳朔电视台播音员兼记者从2006年至今,工作勤奋、踏实、敬业,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学习意识和钻研精神,业务功底扎实,采、编、播等综合业务能力较强;担任阳朔电视台《阳朔新闻》和《万象阳朔》两档节目的主播,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身体力行地践行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播音形象端庄、大方、得体,极具亲和力,普通话准确,声情并茂,现场主持应变能力强,深受观众喜欢工作两年多来,参与该县重大活动,如漓江渔火节、阳朔县“两会”等的报道主持工作,成绩突出,播音主持类作品《“渔火传情共享奥运”———第九届漓江渔火桂林日报社节暨第五届金橘交易会精彩回眸》在2007年度桂林市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b2余斌1971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主任,中级职称从1999年到2007年,有近40件作品分别获得全国广播电视、自治区和桂林市各类新闻报道奖项组织编辑、策划的桂林电台《桂林新闻》节目获得广西广播电视优秀栏目编排奖;参与组织策划的桂林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获得自治区专题报道奖;与同事合作的评论《全州县创建新型党小组的启示》代表广西广播电视系统,参加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奖新闻评论作品评选,获得三等奖,实现桂林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获国家级奖项的突破该同志与同事一道积极向中央台和广西台上送新闻,使桂林电台在广西电台的发稿量连续6年一直保持桂林日报电子版下载在全区前三名2007年,在广西电台发稿量在各市台排名中首次排名第一
a15彭敏翎1964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桂林晚报时政新闻部主任,高级职称2005年以来,负责晚报时政新闻采访及重大主题活动策划组织实施2005-2007年,晚报“不能忘却的记忆”、“重走长征路”、“高考30年·我的故事”三大主题报道都由时政部策划组织实施作为部室主任,既是策划人,又是一线记者三大报道分获广西新闻奖系列报道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件,并结集出书两本,创造桂林日报社一个策划出一本书的先例采写作品《爱在深秋》(对瑶家四胞胎十年追踪系列)、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系列、重走长征路《瑞菊哥哥》互动系列,《见证恢复高考三十年》、《最后的党费》等,社会反响强烈7篇论文在国家及区级桂林日报社电话号码刊物刊出,两篇获广西新闻奖十余年独立和合作的采编作品获市级以上新闻奖20余次,其中广西新闻奖11次2006-2007年度被评为桂林市劳动模范
b9蒋朝晖1970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从事新闻工作15年,当过记者、编辑,现任桂林日报社要闻部编辑,长期工作在编辑工作一线担任要闻部编辑多年来,认真选好编好每一篇稿件,努力把好时政要闻的政治关,在保证新闻稿件不出现重大差错的前提下,注意对一些有指导意义、有工作启迪的稿件配发短评,以加大报道力度,积极发挥报纸舆论导向作用;参与了许多重大新闻活动和事件的编辑工作2003年以来,多次被报社评为先进工作者、十佳编辑所编版面曾获广西新闻奖好版面一等奖、三等奖;所编辑稿件曾获广西新闻奖好稿二等奖、广西新闻桂林日报网奖三等奖
c2方向1988年2月出生,大专,现任兴安电视台播音员毕业后被玉林人民广播电台录用,在玉林工作期间曾担任《广播党校》、《玉广新闻网》、《流行金曲风行榜》等主流节目主持人在2006年度的全区广播电视播音作品评比中,创作的广播短剧《远亲不如近邻》获二等奖2007年,调到兴安电视台,每天除了完成播音任务外,还积极参加一系列采访活动,如“桂林米粉节”等大型活动的宣传报道
a8凌常德汉族,1973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中级职称担任记者期间,高度关注新闻热点,追求新闻创新,始终坚持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原则2006年担任《桂林新闻》栏目制片人以来,致力于栏目改革与创新,不断加大新闻策划力度,收视率稳步上升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奖如《桂林日报投稿桂林:旅游市场整顿显成效“投诉电话”成为游客的“咨询电话”》、《激战五十六天“抗非”勇士今归来》、《福隆园“城中村”整治在行动》分别荣获广西新闻奖一、二、三等奖《书记亲自送“中央一号文件”到农家》荣获桂林新闻奖一等奖
a9唐林洪1968年3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桂林晚报时政部副主任,中级职称长年在一线工作,所采写报道共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5次;首届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1次;桂林新闻奖特等奖、一等奖各1次;其他奖若干参与了近年来所有“两会”报道的策划和撰稿;参与了近年来诸多大型时政专题的策划与报道其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活动中,身任团长,亲历雪山、草地,历经85天,穿越10省(区),行程两万余里,发回报道近30万字,创桂林日报电子版下载造了桂林新闻史上的多个第一,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该组报道与所参与的纪念抗战胜利专题报道已分别集结出版代表作:“长征”系列报道、“抗战”系列报道、《桂林旅游呼唤大策划》、《最后的党费》、《过年少串门在家多表现》、《市委书记恳谈会上说问题感动客商》等
三、最佳主持人候选人事迹(以姓氏笔画为序)
a7郑苏曾用名,谭真,1967年1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高级职称现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该同志为人正直,政治、业务素质高,参与、组织、策划过许多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以及栏目,发表业务论文多篇,所撰写的《恭城瑶胞又认出身边谁是共产党员》等20多篇作品分别获得过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西新闻奖等国家级政府奖、省级政府一、二、三等奖,并桂林日报社电话以其优良的新闻业务素质和工作成绩于2007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评为广西广播影视十佳编辑,在今年年初抗击雨雪冰冻工作中,因其突出表现荣获自治区级抗击雨雪冰冻灾害个人二等功
b7梁俊明1971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桂林广播电视报采编部主任,中级职称从事新闻编辑工作15年,参与了桂林市许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多次获得省级以上政府奖;编辑的作品《放飞白鸽的岁月里》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报刊专稿奖通讯类三等奖,采写的作品《小汤山记取那些泪与笑》获广西新闻奖和广西广播电视作品一等奖近几年,先后组织策划了抗战胜利60周年专版、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版、“2006桂林贫困新生大援助”等重大宣传活动,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桂林日报投稿的好评其中纪念抗战胜利专版获广西广播电视好版面奖,特稿《决不让日本鬼子过昆仑关》发表后很快被《文摘周报》大篇幅转载,社会影响强烈
一、最佳记者候选人事迹(以姓氏笔划为序)
c1丁艳清1970年11月出生,大专,一级播音员1996年调入桂林电视台工作以来,先后主持过《桂林新闻》、《桂林热点访谈》、《新闻时间》、《身边》等多个栏目同时还担任过“香港回归桂林大型庆祝活动”、“奥运火炬桂林传递”等很多大型活动电视直播的主持工作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业务精益求精,严格遵守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道德规范多年来,她的作品多次获奖,其中:访谈节目《青少年性教育》被评为广西广播电视作品奖社教类一等奖,电视专题《大伯大妈别难过》获全区广播电视播桂林日报数字版音评比一等奖此外,论文《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信任感》和《浅谈电视专题片的语言特色》,分别在《新视听》、《社会科学家》杂志发表
b3杨丽君1968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现任桂林电视台编辑,中级职称1990年至今从事新闻宣传工作1997年调入桂林电视台任编辑,主动向中央电视台和广西电视台上送新闻,使桂林电视台在区台的发稿量一直保持在全区前三名特别是2007年,桂林电视台在中央台共计发稿103篇,名列全区各市台之首;在广西卫视发稿959篇,首次荣登榜首曾连续6年评为先进工作者参与采访制作的新闻《百姓心中的丰碑》系列报道荣获2002年度广西好新闻一等奖,消息《桂林:旅游秩序良好投诉电话变咨询电话》分别荣获2003年度广西好新闻和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一等奖
c9吴璇1974年7月出生桂林日报投稿,大学本科,中级职称自1998年6月担任桂林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以来,先后担任了多个节目(栏目)的采编播任务,十年来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节目和主持风格都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和喜爱此外,主创或参与制作采访的专题节目先后获得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三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一等奖1个2007年11月起,在深桂合作fm88.3“飞扬调频”任节目总监,负责节目管理工作;同时先后担任《幸运喜临门》、《伴你同行》等栏目的节目主持人
c5王志国1974年9月出生,大专,二级播音员,现为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主播播音作品分别荣获2004、2005、2006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三等奖、优秀奖;2007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电局授予第三届“广西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荣誉称号
c7李桂林日报社电话号码嫦丽1977年3月出生,大学本科,一级播音员1999年进入龙胜电视台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主播《龙胜新闻》近十年,并主持《走进龙胜》栏目;工作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精神,熟练掌握采编业务,并努力朝“采编播合一”节目主持人目标迈进,播音形象良好,深受观众好评2005年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乡村健康金话筒”先进工作者;作品曾获2003年度广西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广播文艺类二等奖;2003年度桂林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广播播音类二等奖;2003年度桂林广播电视优秀作品奖广播文艺类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桂林市宣传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