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群众 > 风华首冠尺素之间天香恢弘笔下乾坤书

风华首冠尺素之间天香恢弘笔下乾坤书

发布时间:2016-12-7 17:46:16   点击数:

梁淑珍简介:笔名塞北田歌,水乡书画苑主人,著名书画家。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黑龙江星熠书画院专职画家、嫦娥国际书画院院士、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妇女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民族书画院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幼酷爱艺术,先后师从多位国内著名书画家、音乐家,获得音乐学、美术学两个专业双学历。在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中辛勤耕耘几十年,桃李满天下,多年来发表论文数十篇。国画作品及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作品展览中展出及获奖,并多次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刊载。其经典作品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等机构。书画作品曾赴美国、德国、新加坡、伊朗、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多国参展并被收藏。作品多次参加香港、澳门、台湾及全国其他各省市作品交流展并被收藏。至年连续担任“中国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冬令营”文化艺术培训专任教师。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做出了极大贡献。年,国画作品《天香》入展哈尔滨国际艺术论坛暨第十三届21CICAA国际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年,散文《串门》发表于黑龙江《生活报》--《北极光?茶馆》专栏;年,国画作品牡丹刊载于《黑龙江画报》;年,系列国画作品《梅、兰、竹、菊》荣获黑龙江省第三届艺术设计大赛暨首届民间艺术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年,书法作品入展黑龙江省首届书法小品展并编入《黑龙江省首届书法小品展作品集》;年,国画作品《荷》入展庆祝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成立50周年全省美术大展;年,参加由哈尔滨中央书店组织的书法家作品义卖活动,《黑龙江晨报》头版头条报导;年,《俄罗斯龙报》--《当代书画名家》专栏刊载人物专访及国画作品《国色天香》;年,国画作品《牡丹》入展大陆与台湾书画教育协会艺术作品大展;年,美术作品《牡丹》赴毛里求斯展出并被毛里求斯卡特邦市政委员会永久收藏;年,版画作品《思乡》获“画说龙江——黑龙江省首届小幅版画作品展”一等奖;年,版画作品《水乡春早》入选黑龙江省院校师生优秀版画作品展并获一等奖;年,个人专刊《梁淑珍书画作品选》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朵花与一个人的相遇,是久别的重逢,也是宿命最开始的安排,一株牡丹花,使梁淑珍从此在生活中无处不牡丹,如今牡丹与她已如影随形。

花间一曲奏阳春

牡丹是中国人眼中的“百花之王”,心中的“国民之花”,一朵花在百

转千回间,留下上千年的传奇故事和繁华似锦,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朵花,令文人墨客不吝丹青墨色,百转千回。《爱莲说》中写道“自李唐以来,世人皆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宜乎众矣。”作为一位钟情于牡丹的书画家,对于牡丹,梁淑珍倾注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情感。牡丹的饱满大气,富贵稳重深深地吸引着她。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描绘了才子曹植对爱情的想象,这是牡丹第一次出现在中国绘画作品中,这第一次的亮相,距今有年,也将中国人认识牡丹的历史,推到了这个时代。而梁淑珍的牡丹以花形结构优美、色彩华贵而雅致、用笔活泼灵动为特点,并擅以构图技巧来强调花头如歌如舞的态势,连叶子的翻转、枝干的穿插都具有传情达意的妙用。笔意的鲜活灵动是梁淑珍牡丹画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具象之中又含抽象之美,随性的图式之中寓有自然的生成法则,是融情于象、写心造境的结果。这也是生命的色彩,平静中暗潮涌动,画面中牡丹正蓄积能量,等待着绽放的时刻。黑龙江省美协主席吴团良主席赞其画曰:“她的牡丹作品超凡脱俗,让人耳目一新,神情一振。有仙品、神品的灵气感,情趣盎然、鲜活灵动、意美神丰,有国富民强的雍容华贵,有艳冠群芳的国花之风姿。”

天工寄语传彩笔

尺素之间,大气磅礴。走进梁淑珍的牡丹世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美的极致,更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诗意的人生。梁淑珍画牡丹,用笔外松内紧,厚重灵活。笔法形态藏头护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用墨精到,或凝重老练,深厚华滋;或清丽娟秀;或刚柔并济。设色巧妙,诸色相合,炉火纯青。在她的作品中彰显了牡丹的个性之美。她的创作追求一种气势,一种神韵。使整幅画线条圆润挺拔,笔触潇洒流畅,独具一种生趣盎然、空灵典丽、意韵飞扬的风格。既有富丽堂皇之感,又无一丝媚俗之气。梁淑珍画牡丹力求“传神写照”,她画的每一枝、每一叶、每一花都在浓淡明暗处理中,跳跃、鲜活、律动,遒劲的枝干,透露得是牡丹的风骨;墨绿的叶片,传递得是牡丹的稳重;紧簇的花团,绽放着牡丹的雍容华贵。其佳作《春韵》,姿态生动,笔触虚灵,着色古雅。又如佳作《春之舞》,她以艰涩顿挫之笔墨画枝干,以率意奔放之笔墨画叶,以渐变技法处理花瓣,似有春风拂面之意趣。在对牡丹诗意追逐中,在对艺术感觉的敏锐把握上,梁淑珍的写意牡丹逐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清新的格调、抑扬的韵律、优美的意象、丰富的意蕴,提炼升华了牡丹国色天香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一幅《冰清玉洁》清新淡雅,寓意深远。在绿莹莹的主色调下,数株遒劲的枝干昂然挺立,嫩绿的叶子、初绽的花蕾,张扬了一种生命力度,预示着生命的勃勃生机。作品《春华》是一个小场景的铺排,红肥绿瘦,暗香浮动。《玉质天香》则通过不染一尘的玉牡丹展现出国人的凛然气度,凸显了传统文人的高雅情怀。读她的画,灵动飘逸中显示神韵,凝重和奔放中饱含气势,洋溢着昂然生机。在她的牡丹作品中处处都表露出来花的韵味、生机、精神和气势。在她的心里,牡丹已不是牡丹,而是一种艺术符号,一种载体,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人生真谛的感悟,也是其游艺于心的真实写照。

千娇万态破朝霞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梁淑珍作为书画家。其国画牡丹的成功离不开精湛的书法技艺,离不开诗情画意的滋润。可以说笔韵有致和画中有诗是国画之最高境界。诗人陆游在传授写诗经验时说“功夫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就是指诗人的综合素养,画家亦同理。梁淑珍之所以妙笔生花一任天然,是因为她能将古意诗境融入于作品中,将艺术元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融通,形成合力,其学识、气质、境界自然发于笔端。在诸多表现牡丹的艺术载体中,丹青的挥洒写意是最直观、最能体现画家思想的一种表现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及意境。书画家梁淑珍对书画语言的运用,以深厚的学识修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去感受发现,她的牡丹作品,发轫于一颗艺术心灵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她着眼于牡丹的内在神韵与非凡气度,在笔墨中注入情感,用独特的艺术灵性和视觉感染力把花中之王的天生丽质、绝代风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古人云,境由心造,相由心生。画家在平和宁静的心境中,注重“发现的瞬间与心灵感悟的融合”,以高度拟人化的视觉语言,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无我之境”“韵外之致”的至高境界,用笔墨在静态的牡丹花影中捕捉摇曳生姿的动感,在牡丹的天然神韵中用笔墨定格最迷人的瞬间。同时,梁淑珍还注重表现牡丹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本色;她通过巧妙的构图、刻意的西画处理和色彩的把握,还原其天然韵味,追求气韵生动、空蒙悠远的美学意境。

人间正色带笑看

人们常说画牡丹难以脱俗,梁淑珍也曾深思过这个问题,也观赏了不同画家的牡丹作品。在学习中她发现,画牡丹想脱俗,必须要过两个关,一个是调色关,一个是结构形态关。要让牡丹艳丽却不俗气,色彩鲜明却不夺目,颜色多变却不杂乱,就必须熟练掌握配色的技术。如红色、粉色都是很艳丽的颜色,配上草绿的叶子就显得反差太大,视觉效果差,有些“红花配绿叶”的俗调;如果大红的花配一些曙红和胭脂,草绿加一些胭脂和墨,这些颜色显得很沉稳,不夺目,不扎眼,陪衬出艳丽鲜亮的花朵,显得富贵大方,艳丽而又脱俗。另外世间的牡丹花颜色繁多,如果一张画面表现的颜色太多,就会显得杂乱,要力求颜色搭配在一起显得协调、柔和、稳重。另外一关是结构形态,牡丹花的形态多姿,花不求规则而求飘逸,花瓣不拘一格。结构要洒脱,枝叶要灵活。绝对要避免大红大绿的冲击效果。在绘画实践中,梁淑珍深深地体会到以上两点对整幅牡丹画卷的格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作品以凝练灵动的笔墨,显示出其娴熟的艺术功力,创造性地实现了艺术境界与表达手法的融合。“以形写神,千姿百态”。梁淑珍认为,绘画当以古人为师,尤当以天地为师,自然创造了生命,前人创造了历史,艺术家的使命就是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记录和描述它们。同时作为一个有独立精神、有思想追求和担当意识的艺术家,作品也应体现出民族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因此,梁淑珍在艺术的殿堂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底蕴,她以拙中带秀、刚中寓柔的笔法,在书画中书写着不一样的艺术,不一样的“国色”,梁淑珍将在这块精心耕耘的艺术沃土上,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艺术创作力量的壮美,继续触摸着国画牡丹画境中的丰沛生机。

1.如果您喜欢







































白癜风是怎样得的
白癜风医院挂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yawy.com/wbqz/456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