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群众 > 第期王起散文专栏

第期王起散文专栏

发布时间:2021-3-8 11:11:22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柱子的童年生活

系列散文之:钻窗户

文/王起

在柱子四岁那年夏季一天的午后,他睡醒了午觉,睁开朦胧的眼睛朝四处一撒目,除了用白纸糊的顶棚和墙壁,就是靠东墙的那口红躺柜,和靠南墙的一对红箱子,还有炕梢高高的被褥垛外,屋里能喘气儿的只有他自己了。

他知道,父亲跟着社员们耪地去了。此时,他听见妈妈在村里不住地喊:“下地啦——下地啦……”妈妈是妇女队长,每天要带着女社员们去薅地。以往都是隔壁的周奶奶看着他。由于前几天连着下了几天雨,社员们不能下地。好不容易盼着天晴了,庄稼地里的草也长满了,队长把能动的男女老少,都赶到地里去薅草。就连腿脚不好,几年没下过田的周奶奶,也被喊去,加入了薅草大军。这下,柱子可就没人管了。顿时,一种孤独感袭上柱子的心头。他骨碌爬起来,出溜下了炕,就往外间屋跑。可那厚厚的板门根本就拉不开——已经在外面锁住了。此时,柱子的一线希望,就寄托在窗户上了。他返身跑回里屋,又爬上炕,倒退着,把双脚伸向纸糊的大格子窗户,往外出溜,幸好炕面离窗台只有尺八高。可是,毕竟他的双肩比窗格子宽,下半身出去了,到了胳肢窝儿那里却卡住了。他里一半外一半,挂在窗台外面,出不去又进不来。午后的太阳,像个烧红的大烙铁,烫着柱子光着的下半身。他声嘶力竭的哭喊着:“妈——妈——”这哭喊声冲上树梢,惊得院外杨树上的麻雀一扑棱一扑棱的!这声音也冲出院子,钻进了出来撒下午羊的,羊倌表大爷的耳朵里。表大爷赶紧跑过来,轻轻的把他推回到炕上去,又好生安慰了一番后,跑到村子里,把柱子的妈妈喊回来。很无奈的妈妈,重新把柱子摁在炕上,她坐在边上,哼着催眠曲拍打着,哄柱子继续睡觉。妈妈是妇女队长。队长不去,那几十号妇女就群龙无首了。妈妈的催眠曲里,掺杂着焦灼和无奈。

然而这一次,柱子可不那么好糊弄了。他知道,只要他睡着了,妈妈就又走了。于是,他和妈妈斗起智来——他假装闭上眼睛,还打起轻微的呼噜声。妈妈以为他真的睡着了,抬起屁股,轻轻的往炕沿儿上挪,此时正在装睡的柱子,“嗷”地一声坐了起来!妈妈继续坐回来摁倒柱子,哼起那并不悠闲的催眠曲,用手急一阵,缓一阵的,继续拍打起柱子来……可是,一切都是徒劳的。只要妈妈停止了拍打,柱子就把眼睛睁开了。母子俩就这么僵持着……调皮的柱子哎,你哪里知道妈妈的心在着火……

王起:祖籍河北围场县,现住无极县,承德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协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第一届小小说沙龙常务理事,获省内外奖励十一次,作品散见于省内在报刊。参与编纂围场县科技志和《木兰围场传说》。出版个人小说专集《对面的灯光》。短篇小说《换房》被改编成微电影。《乡村精短文学》特约作家。

注:图片来源网络

平台主编:伍美顺,笔名村庄,山叶子。广西桂林全州人,中共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武汉草根文学丛书编委会“特约作家”;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研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萧乡文学社作家。已先后在《大鹏湾》、《西江文艺》、《南叶》、《江门文艺》、《打工族》、《打工文学·采贝》、《侨乡文艺》、《嘉应文学》、《三月三》、《文学百花苑》、《家乡》杂志、《花桥》杂志、《天湖》杂志、《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广西党建》、《广西人大》、《桂林公安》、《乡镇论坛》、《珠江潮》、《长城》、《乌苏里江》等杂志和《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文艺报》、《广西政法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卫生报》、《广西电力报》、《玉环日报》、《当代信息报》、《全州报》、《河南科技报》、《吴地文化、闪小说》等杂志和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三百余篇。有短篇小说入选作家文库《落花满径》(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和短篇小说精选当代作家联盟《飞鸟的天空》(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小小说收录《精品小小说》(漓江出版社)一书。现系“乡村精短文学”网络平台主编。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qz/52796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