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13岁的钦州女生小龙,遭到同学两次霸凌后一度失联。这几天寻找小龙的消息,牵动着不少人的心。现在,这事到底怎样了呢?
在网上热传的画面显示,小龙此前曾被多名身穿校服的同龄人攻击,视频中不断传出对方的嬉笑声。
小龙妈妈:9月1日被打,抽了几巴掌。9月2日,又被打,几个人一起打的。
记者了解得知,父母离异之后,小龙被安置在外婆家,她的妈妈常年在玉林打工。4日白天,小姑娘突然就没去学校了。
小龙老师:4日晚上我在教室还不见她,我跟她家长问一声。
小龙妈妈回忆,4日她曾接到孩子的电话找她要钱,此后就再也无法正常联系了。
小龙失联事件在网上发酵后,当地教育部门随后回应称:
暑假期间,小龙与此前关系不错的同校同学小吴等人发生矛盾。9月1日下午放学后,小吴等人在校外打了她几巴掌后离开。
9月2日中午放学后,小吴等4人又在校外某小区附近,再次对小龙进行拉扯、拍打,在现场还有其他同校学生围观拍照。
4日晚上,钦南区教育局曾组织双方调解,小龙的姨父等亲属也曾到场。不料当晚及5日晚上,小龙都留宿在同学家,亲友对她的去向一无所知。6日经劝解后,小姑娘回到了外婆家。
钦州市钦南区教育局工作人员陈先生:马上叫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打人的那几个小女孩的家长的话,也当场每人出了元,总共是元,就是给她做前期的那个检查。
对校园霸凌请坚决说“不”事后,学校和派出所对施暴的学生进行了训诫,他们的家长也承诺会加强对孩子的管理教育,确保今后不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本周,当地已组织辖区学校展开思想道德、纪律教育,并对校园欺凌线索再次排查,积极主动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
心理专家分析,有些同学返校之后还没能适应学习生活的节奏,加上课业压力较大,积蓄的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合理释放;部分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关爱,有些独生子女则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好跟同龄人的矛盾,常常引发霸凌等事件的发生。
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叶发钦:对个性上的成长的话呢,他会产生一种自卑,脱离这种群体,逃避,甚至产生一种反社会人格。
在钦州这起案例中,记者还了解到,受害者小龙此前也有过旷课及离家出走的经历,这或许跟外婆的责骂和管教方式有关。专家认为,校园欺凌行为的整治,需要家庭及社会合力进行。
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叶发钦:情感的冷漠,缺乏陪伴和关心,这样的小孩的话,我们更多地是需要看到他的不足,然后给他支持,鼓励他把他自身的优势发挥起来。
向校园欺凌说不!
来源:广西新闻频道
编辑:陆丽
责编:韦常智编审:韦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南宁晚报报料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