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脊柱疾患伴随着严重的腰背部疼痛,导致老人难以直立,严重的甚至需要长期卧床,影响老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提高老年人骨病的诊治水平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医院里年轻一代的医生,在传承传统的医德精神之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进新的技术,医院的医疗水平。”戴海说。当时在科室主任黄宗贵的带领下,发现国外的椎体成形术对患者全身体质的要求较小,不需要开刀,创伤很小,病人手术中、手术后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痛苦,很多高龄患者都可以顺利地完成治疗。
年,科室主任黄宗贵和戴海一起到外地进修,专门学习后路腰椎间盘镜手术和椎体成形术这两个微创技术的手术项目,医院是广西最医院之一。在熟练掌握微创技术后,只需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注射一针硬化剂,不久,卧床不起的病人便能坐起。
学成回来的第二年,椎体成形术的优势很快就在老年人患者中传开来,原来一直拖着不敢动刀做手术的患者纷纷上门求医。年,科室的核定床位增加到36张,但依然难以满足需求,不得不临时加至近一倍的床。他在工作中不断地改良、创新,针对高位胸椎、高年体弱的病人,在体位上进行侧卧位的操作,以及进针技术的改良,提高了技术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耐受性。在今年阅兵仪式的抗日老兵中,有一名神采奕奕的抗日老战士——岁的宋老,他曾经就是戴海的病人,在宋老97岁时,因为脊柱压缩性骨折卧床不起,经过戴海的微创手术治疗后,次日就能起床。
10年来,医院骨科已治疗此类病例多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戴海成了区内骨科界微创技术的佼佼者。
椎体成形术的引进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却加重了医生的负担。椎体成形术是在X线透视下,经皮向椎体内注入凝固性生物材料(骨水泥)以达到快速止痛、增加椎体高度和强度的治疗方法,这意味着首操作的医生几乎是完全暴露在X线的辐射下。10年下来,由于近距离的操作,戴海所“吃”的射线比很多介入手术高很多,年仅43岁的戴海,在今年的体检中被查出重度白内障,还出现了听力下降等症状。
尽管如此,戴海始终无怨无悔。他坦言,每抢救一个病人,便多了一份对生命的责任。看到一个个痛苦不堪的病人通过自己的精医院大门,走向新生活的那一刻,他心里充满了自豪。
摘自年12月8日《南宁晚报》第10版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