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群众 > 南宁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少数民族文化

南宁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少数民族文化

发布时间:2018-4-19 21:53:17   点击数:

年,南宁市不断扩大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交流发展“朋友圈”,打造重大文化惠民品牌,举办多场“贯彻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民族文化活动,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稳步提高各族群众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实现城市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

不断扩大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交流发展“朋友圈”。

南宁市、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乌海市签订了《群众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合作意向书》,四地合作“结对子”,强强联手书写少数民族群众文化发展新篇章”,实现了南宁群众文化交流发展“朋友圈”不断扩大的局面。

2

打造重大文化惠民品牌。

资料图片。来源南宁晚报

打造“与明星同唱”南宁市百姓歌圩平台,举办“与明星同唱”南宁市百姓歌圩大赛,通过邀请广西知名声乐教师与南宁市群众艺术馆的明星导师们一同现场指导,为各族市民群众及广大歌唱爱好者免费提供声乐培训和展示平台,大赛吸引了近20支区、市群众性合唱团体的参与。大赛为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展示南宁市良好的文化形象,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

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建设。年1月18-19日,国家民委文宣司副司长钟廷雄带领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督察组先后赴马山县、青秀区进行督察调研,详细了解了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公共服务中心、古寨乡文化站和加方乡龙头村公共服务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了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打榔等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情况。督察组对南宁市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以及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建设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南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良好,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场所开放情况正常、设备齐全、活动丰富,少数民族地方特色鲜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工作富有成效。

4

支持基层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举办多场“贯彻十九大共筑中国梦”民族文化活动。

资料图片。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去年底以来,南宁市通过组织举办理论山歌活动、壮族歌会活动、南宁市民族文化“三进”活动成果展示专场晚会(“三进”即民族体育进机关、民族风情进校园、民族歌曲进酒店)等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的民族文化活动,表现壮乡儿女欢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表达首府各族群众同心共筑民族团结中国梦、携手迈向新时代的坚定信念,展现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和艺术魅力,对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多语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凝心聚力共筑民族团结中国梦起到积极作用。

5

支持和鼓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文化作品创作。

如,马山县委、县人民政府特别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在自治区和南宁市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要素,挖掘、创作了一批令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文艺节目。《生活美如霞》《蓝天广朗朗》和《鹧鸪岭上叫》等节目参加亚洲艺术节、中国民歌大赛等演出以及参加央视“寻找刘三姐”“又是一年春来到”和“美丽乡村中国行”等品牌栏目的录制,极大地提高了马山县的知名度,助力马山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来源丨广西民宗委门户网站、南宁市民宗委

作者丨韦尹璇

编辑丨马琳

审核丨张碧菲

扫描

更多精彩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少儿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yawy.com/wbqz/869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