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晚读知道刘绍智吗海门雕塑就是他的作品

晚读知道刘绍智吗海门雕塑就是他的作品

发布时间:2016-9-30 15:33:54   点击数:
                    

海门广场上的《海门》雕塑,北部湾广场的水幕墙,南宁朝阳溪的《大地·水》,南宁东站南广场主雕《亚热带风》和北广场的《壮乡图腾》,还有南宁民生广场所有艺术小品及崇左园博园的地标归龙阁……这些人们所熟知的雕塑、建筑乃至景观园林,都出自一名黝黑朴实,土生土长的北海70后之手。

他叫刘绍智,在别人眼里,他是杂家,“一身都是刀,还把把都是利的”。这些知名作品是如何诞生的,他又是因何而涉足如此众多领域?

日前,晚报记者得以有机会与刘绍智会了一面,倾听了他与他的作品的那些事儿。

      

人物名片

刘绍智,高级雕塑工程师、高级景观设计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环境雕塑专业、上海同济大学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研究生班。现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筑系教师、广西南宁古里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广西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专家。曾多次主持国内大型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景观规划设计投标并中标或入围;多次荣获部、区、市级的园林景观设计奖项。

45天他打造出《海门》雕塑

晨时有老者在地上纵情挥洒大字,夕阳的余晖中孩童踩着轮滑驰骋,入夜时分,几张桌椅,锣鼓声声,粤曲大戏的舞台就这么搭起。

这些深植于北海人记忆中的日常,背景都离不开海门广场上那座记载着北海作为“海之门户”历史的雕塑,这一方广场,也因这座雕塑而有了独特的文化况味。在日积月累间,广场无形中成了老北海和年轻北海人的一处精神家园。而每次回北海,刘绍智都免不了到这处“精神家园”转转,看看这个当年他用短短45天打造出来的作品。

那是年,刘绍智当时在北海市规划局下属的规划设计院工作,领导将海门雕塑施工的重担交给了这名刚毕业工作两年的年轻人。因为必须要赶在国庆前完工,留给他的只有一个半月时间。

雕塑名为“海门”,取北海古往今来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及面向世界、海纳百川之意。如何将设计者抽象的理念具象体现,且历史画面如何展现在雕塑作品中,让当时年纪尚轻的刘绍智煞费苦心。他找到了年数已高的老北海姓范老先生来了解北海的历史往事。

戴着助听器的范老听力不好,两人基本靠纸写加比划交流,往往好半天才获取些许内容,晚上回到家刘绍智还要再进行加工创作。最终,他选取了范老描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史实画面,以浮雕形式来表现该雕塑的语言,日夜赶制,完成了这个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如今,在海门广场休闲娱乐、嬉戏表演的这些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们,都能透过这座青铜色的门状雕塑上的逐页浮雕,触及感受作为海上丝路始发港之一的北海,由昔日海门发展至今天以腾飞之姿向世人展现自己海涵襟怀的曲折历史。这组雕塑,也因而成了刘绍智的代表作之一。

(海门广场)

这些年他从“黑马”变成传说

那几年,刘绍智的名字频繁与北海各新建地标性建筑同步出现,除了海门广场,还有北部湾广场的水幕墙、南珠碑林的雕塑等等。业界啧啧称奇,“这是哪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眼前取得的些许成绩并不能让刘绍智满足,这个“不安分”的年轻人不久离开北海到了南宁施展拳脚,随后又前往上海就读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班。毕业后在同济大学规划院及中国建筑上海设计院工作,在上海其间,他结识了国内一流的老师和同学,并通过与他们合作,竞得了一些国内乃至国际项目的大标,哪怕竞争对手是华南理工大学及清华大学这样大牌的团队。

除了环境雕塑,刘绍智在园林方面也是区内一流的专家,经常出任区内、市内的园林规划项目的评审。年,从上海回到南宁后,作为人才引进成为广西建职院的一名园林专业的副高级骨干老师。刚到学院时,园林专业在该院并不起眼。这几年,刘绍智带着学生们,参加了此前连参与机会都很少有的由林业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园林专业技能大赛,一举夺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从此名声大噪。

在上海期间,好学的刘绍智还“顺带”偷师了规划设计方面的内容。刚从上海回来不久,他参与设计了桂林医学院临桂新校区的规划,尽管当时高手如云,但最终却是他的规划拔得头筹,且在业内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南宁嘉华绿洲景观设计及施工)

近年来,他的代表作里还陆续新增了南宁朝阳溪的《大地·水》,南宁东站南广场主雕《亚热带风》和北广场的《壮乡图腾》,会展中心二期改造的浮雕,杨美古镇、民生广场、环江花竹帽广场的景观设计等等。去年,他参与设计、体现了壮族干栏式建筑特色的崇左园博园归龙阁,成了当地的一大地标建筑,留影者众多。

景观设计、园林施工、规划设计、雕塑创作以及建筑风水等学科领域,人们都说,哪怕其中一个领域精通都了不得了,刘绍智却能在涉足且精通这众多领域的同时,做到相互汇聚和融会贯通,并完美地融合于作品之中。

(归龙阁)

那些年“不专一”的他如此坚持

对这个“不专一”的男子,有人戏称,他身上都是刀,且把把都是利的。也有人觉得,上天对他过于厚爱,才让他因此有了这么多机会和荣誉。然而只有刘绍智自己心里清楚,渔村长大、没背景没门路的他,是怎么一步一个脚印,与频频向他开玩笑的命运抗争才走到今天的。

他生长于北海市营盘镇老鸦龙村,父母大字不识,以出海捕鱼为生。靠船养大的刘绍智却天生晕船,搭了两次船出海都是自己游泳回到岸上的。长大后,父亲说,“我把这艘船留给你”,刘绍智没答应。

他打小爱画画,也画得好。村里人却不理解,好不容易念了这么多年书,将来难道就做个画神像的画师?画画能赚几个钱?能养活自己?

但刘绍智却坚信自己是走这条路的料。作为美术特长生被特招至合浦二中的他,却被命运开了玩笑,愣是考了两年艺术生都没考上。

第三年再考,刘绍智有些犹豫了,他问父亲,考不上怎么办?父亲甩下一句,“你问我干嘛?你要考,我把锅拿去卖了都给你考;你自己看着办。”

父亲把决定权交给自己,让刘绍智更犯愁了,“没人能告诉你将来这条路怎么去走。”夜里睡不着觉,母亲常常半夜还起身几次去看他睡了没。

咬咬牙,刘绍智还是决定再考。然而无巧不成书,去考试的前几天,他却意外摔伤了右手,眼看这次又没戏了。鬼使神差,本来要报考版画专业的他临时起意,决定去试试从没接触过的雕塑。于是他凭借着左手和同学的帮助,愣是从初试人中杀出重围,成为最终录取的四人之一。

除了求学的这段曲折经历,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学毕业后,因为专业不对口,刘绍智还曾有过被求职单位拒之门外的惨痛经历。但最终,这个北海仔凭自己扎扎实实的努力,让领导在工作现场只要一看到这个“黑黑的年轻人,就觉得放心”,也因此,才有了后来更多顺理成章的机会和可能。

“所有的事情都要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争取到,而自己决定的路,无论如何都要坚持走下去。”孩提时天然就爱用沙滩上白泥搭建房屋的这个“不专一”的北海仔,却一直一如既往地坚定着他的这个最初选择。

图文来源:本报记者谭华懿

本期编辑:廖小四

●本文欢迎转发,谢绝擅自转载、盗用图文

如有需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白癜风诊断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s/149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