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但如果以人为工作对象

但如果以人为工作对象

发布时间:2016-3-8 22:03:58   点击数:
我们中国人的思想结构都是儒道互补,儒家用来进,道家用来退;儒家用来治国,道家用来治身

如果把中华数千年文明比作一座雄伟的摩天大楼,那么这座大楼有数不清的基石其中主要的是两块,一块叫儒家,一块叫道家儒家用来治理社会,道家用来安顿心灵;儒家告诉人们怎么争取为什么争取,道家告诉人们怎么放弃为什么放弃,所以中国文化进退有据,人们说是儒道互补少了哪一块都不完整道家这块基石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老子》,一部分是《庄子》

第三,消遣需要我们读书,经常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解闷一般用来消遣的书都是好读好玩的书,读了让人轻松哲学书一般都枯燥乏味,只能用来催眠,但《庄子》却是例外这本书是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的,用庄子桂林日报数字版的话说,就是寓言十九,意思是9/10都是寓言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深奥的哲理,使得《庄子》这本书很好读,很有意思读《庄子》和其他书一样,在消遣的同时可以增加我们的见闻,和别人聊天时有话题有谈资,不至于和别人接不上话茬还可以读得懂《庄子》后面的东西,因为《庄子》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比如有人写文章,说李白是杀人犯,根据就是李白本人在一首题目叫《侠客行》的诗里有两句话:“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说李白剑术高超,十步就杀掉一个人,漫游千里,身后留下累累尸体其实李白是用《庄子》的典故,《说剑》篇里庄子说“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读过《庄子》,就不会弄出李白是杀人犯的笑话

《外物》篇说庄子揭不开锅,万般无奈,去跟桂林日报数字监河侯,也就是黄河水利工程指挥官借过粮食人家不是说不借,相反满口答应,说没问题,但要等到发工资了才能借

5月8日,曾著有《庄子选评》、主编《庄子大辞典》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乃龙在桂林百姓文化大讲坛主讲《庄子》,受到现场听众欢迎

当天下午,李乃龙教授现场抛出的三个问题,引起一些《庄子》研究爱好者的兴趣

□本报记者张迪

贫困的庄子有什么理由看得起自己?

第二,工作需要我们各人的工作性质千差万别,但都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类型:一是以物为对象,一是以人为对象以自然物为对象的工作,例如农民种地,工人挖矿,包括各种制造业,都用不上《庄子》,没听说工人上班前要念一段《庄子》才能造出合格产品的但如果以人为工作对象,那就桂林日报登报电话需要读《庄子》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现代人,其实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身上流着传统文化的血液道家就是《老子》和《庄子》,因此读《庄子》就成为我们了解人的一把钥匙换句话说,要做好人的工作,前提是要了解人,要了解现代人,就先要了解传统文化,读《庄子》就成了了解传统文化、解开现代人心灵奥妙的一个重要途径

《山木》篇说庄子穿了粗衣布服,用麻绳绑着破鞋子去见魏王魏王很惊讶地问为何先生这么狼狈,庄子说破衣烂鞋是贫困,精神空虚道德低下才是狼狈,我只是贫困而已

庄子什么都没有,只剩下哲学和文学了李乃龙教授认为,这种后天修炼得来的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就足够使庄子产生自尊感了因为自尊的本质就是个体希望自己具桂林日报投稿邮箱有出众的能力,庄子非凡的哲学文学才能很自然让他产生强烈的自尊感所以当魏王怜悯庄子狼狈时,庄子以导师的口吻教导魏王:什么是贫穷什么才是狼狈在庄子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怜,道德的空虚才可悲这是贫穷的得道者对富贵的俗人居高临下的教导,这种一反常理的态度正是庄子自尊感的表现正是因为自尊感,所以当曹商炫耀他的得意和暴富,庄子立刻反唇相讥

为什么要读《庄子》?

在李乃龙教授看来,庄子生在何年死在何年没人知道,更别说生日和忌日了现在人们各种论文论著辞典举出的庄子生年死年是根据材料推测的他介绍,根据的材料有两个出处,一是《史记》的《庄子列传》,二是《庄子》本书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司马迁说庄子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楚威桂林日报社电话王曾经聘请庄子为相国三个国君的在位时间历史有明确记载,各家据此对庄子的生活年代作了各自推测任继愈先生在1961年第2期《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庄子探源》一文,总结文化史家马叙伦、吕振羽,历史学家范文澜,哲学家杨荣国,文学家闻一多等五家说法,庄子生了5回;马叙伦和范文澜的死年说法一致,其他各家不同,庄子共死了4回但庄子本人只能生一次死一次可以肯定,现在人们说的庄子生年死年没一个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庄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下叶,大约生活在孔子的100年后

借助《庄子》里的三个故事,李乃龙教授剖析,一般情况下贫穷会给人带来精神上三种东西:一是自卑感,二是自尊感,三是超越感贫困的庄子有理由看得起自己吗?李乃龙教授的回答是肯桂林日报社电话定的:“有,这就是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非凡的文学才华”

庄子是宋国蒙人,就是现在河南商丘附近的人这话是司马迁说的,在《庄子》中有论证:内篇中有3个寓言用的就是宋国故事,全书有19次提到宋国的地名和人名此外,孔子在宋的倒霉故事也被提到了4次在那个交通和通讯手段落后的时代,本地的人和事是最容易被顺手拈来说明问题的东西

“我们为什么要读《庄子》?我们怎样读《庄子》?我们读《庄子》的什么?”

“穷人要么是对自身地位的无奈承认,命里该穷,没有想头了;要么是努力奋斗获取富贵改变处境但庄子与众不同,他既不沮丧,更不追求,而是超越了一般人的态度,超越了贫穷也超越了富贵,他的精神远远在贫穷和富贵之上”李乃龙教授说,平时我们说庄子桂林日报数字报刊脱俗,其实俗就是功名富贵,脱俗就是脱离了功名富贵庄子追求的是精神的自在自足

庄子生死年是一笔糊涂账

《列御寇》说庄子有个老乡叫曹商,到秦国出差,风光地带着秦王赏赐的100辆马车回宋估计曹商平时没少被庄子奚落,这一回终于扬眉吐气了,所以一回来就跑到庄子面前嘲讽庄子,阴阳怪气地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穷得自己编草鞋,面黄肌瘦,我做不来;一番话就能换来君王100辆马车,我就只能做这点事了”表面说自己的短处,实际上说的就是庄子的生活贫困状况

在李教授看来,读《庄子》有四种需要:第一,考试需要科举考试是我国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从唐代设立科举开始就考《庄子》当时有一种科举类别叫道举,考四本道经,《庄子》就是其中一部,当时桂林日报数字平台尊称为《南华真经》今天我们的考试,高考中的理科和大学里的自然科学,都不再以《庄子》为题目但高考的文科和大学里的人文学科包括中文、历史、哲学等学科还是很有可能以《庄子》作为试题即使题目不从《庄子》里来,但人文学科的考试,无论是高考还是大学研究生阶段的考试,如果想要拿到及格分,就要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思想正确,二是文笔规范如果要想拿到高分,另外有两个更高的要求:一是思想深刻,二是文笔优美而《庄子》正是让人思想变得深刻、文笔变得优美的经典因此,无论试题是否从《庄子》里出,《庄子》都应该成为我们备考的必读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第四,心灵需要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安藏桂林日报数字人心”

李乃龙在演讲粱雅佳摄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s/20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