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香蕉故事我家与南国早报的蕉情

香蕉故事我家与南国早报的蕉情

发布时间:2016-11-30 2:31:32   点击数:

老爸是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的一名普通农民,黝黑的脸上带着农家人的质朴,识字不多,讲话还略带口音。这样一个农民,怎么跟《南国早报》扯上了关系?年《南国早报》发起的“爱心香蕉”活动,让我家挺过了那一年的销售寒流,我家与早报的“蕉情”不浅。

年11月中旬,该是香蕉上市的日子,可那年的香蕉行情令人愁眉苦脸——由于北方寒潮提前来袭,北方客商骤减,外销不畅等因素导致了香蕉的滞销。此前,我家种了几亩香蕉,尝到了甜头,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达到了10多亩,可没想却遇到了这样“丰产不丰收”的年景。

我早已在市区工作,那段时间接到老爸的电话,大都是让我周末到坛洛拿香蕉回南宁吃,要不烂在地里也可惜。有一天回到家,老爸那满脸的皱纹皱得更紧了,脸上写满了忧愁与无助。“今年的香蕉丰收来之不易啊。”一坐到屋子里,老爸就一直在叹气:“今年坛洛旱情严重,我们和隔壁几家人合伙,用抽水机没日没夜地为蕉林浇水,台风来之前还抓紧时间给香蕉树绑绳子、立支柱,没有几天在家休息的。眼看香蕉成熟,可今年的价格,越卖越亏,不卖更亏,难啊。”

老爸还说,有时他开着农用车拉着香蕉到公路边零卖,卖来的钱还不够买一包化肥。临回南宁前,大哥到香蕉地给我割了一大梭香蕉。香蕉地里有些香蕉挂在树上已经黄了,甚至有些还坏了,都没有摘下来。更多的是那些还未成熟的香蕉,套上了蓝色的塑料袋,大哥说这起到保湿、保暖、防寒、抗冻的作用,更有利于香蕉的生长。当时,还有几亩香蕉树没有套好,想想香蕉才一毛多钱一斤,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再去套塑料袋了。“今年看来是血本无归了。”大哥叹气说:“之前盖了两层楼房,本来想今年赚钱加盖两层,看来要落空了。”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不甘。是啊,劳作的辛苦就是期待着好的收入,现实无疑伤了蕉农的心。那有什么办法呢?农民往往只能认命了。“蕉贱伤农”,增产依然走不出增收的怪圈。临走的时候,我悄悄塞了几百元钱给大哥。

回到市区,过了10多天,我惊喜地发现新闻媒体也开始







































前列腺结石日常的护理
博客推广的绝密技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s/298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