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虽说起步较晚

虽说起步较晚

发布时间:2016-3-10 23:09:20   点击数:
”廖先生认为,作为道教文化圣地,太乙洞应该有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传说也好,野史也罢,只有故事才能让游客回味悠长、流连忘返

他山之石

24日下午,温泉的廖先生陪几个通城来的老亲戚兴致勃勃地来到太乙洞景区虽然是周末,但门口游客寥寥无几,等了20多分钟,才凑齐十几个人,由导游引入洞内出得洞来一看,还不到半个小时——

连日来,记者就此展开多方采访

目前,我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4个(其中4a级10个),咸宁温泉和赤壁古战场被评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九宫山、隐水洞入选“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赤壁镇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镇,刘家桥村被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

在2012年3月,咸宁市荣获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之后,全市景区文化传播现状如桂林日报电话何?为实现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的叠加倍增,使得“香城泉都”品牌真正形成“磁场作用”、“洼地效应”,必须借力景区文化传播,为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要说景区文化的传播方式,在温泉某机关工作的程先生更推崇广西桂林的做法桂林拥有举世闻名的双绝,一是桂林山水,另一个是千年传唱的刘三姐“山水的宣传就不说了,单是刘三姐的故事,先有1961年拍摄的音乐风光电影《刘三姐》,至今公映不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上座率最高的影片,后来张艺谋导演的歌舞剧《刘三姐印象》,不仅在全国巡演,还远赴欧美演出——类似能引人共鸣的传播素材,我们咸宁也有许多”

“这些年每年都会外出旅游,但是回想起来,还是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最让人难忘”80后辣妈桂林日报社冯女士介绍说,锦绣中华民俗村由锦绣中华和中华民俗村组成,锦绣中华有近百处按1:15比例缩小的中国著名景点,在中华民俗村则可以领略到56个民族所交织出的别样风情

文化,是旅游的魂魄,而景区文化的良好传播,能提升景区品位,增加景区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形成不断吸引新老游客的良性循环

“先期挖掘、整理好各处景区文化内涵,尔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加以传播,我市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虽说起步较晚,但王先生还是很看好咸宁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对文化遗产的类型、内涵、特征和价值,缺乏全面深入挖掘;对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精神塑造、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联,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只要相关部门、有关人士正面这些桂林日报投稿邮箱问题,有针对性地努力改进,咸宁旅游产业,完全不必艳羡其他城市”

自省缺憾

“可以说,我市旅游产业体系业已形成,‘香城泉都’旅游品牌已经在海内外打响名头,”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将推进旅游与文化结合,着力打造温泉休闲、三国赤壁文化、北伐汀泗桥红色文化等品牌,传承提琴戏、脚盆鼓、呜嘟、拍打舞和山歌山鼓等非物质文化,精心编排大型歌舞戏《梦寻咸宁》、《隽水天城》、《白云深处》等剧目,打造更多更好更让游客喜闻乐见的景区文化传播方式,吸引四方游客

“特别是在中华民俗村,园内有许多参与项目,游客可以切身体会,比如乌篷船、木笺船、独龙族溜索、骑马、射箭等”冯女士认为,即便是逛景区,人们往往也有参与欲望,锦桂林日报电子版绣中华民俗村恰恰满足了游客的这一心理,“我们咸宁是不是也可以搞一个类似景点,整体融合湖北省各市州的特色建筑、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也可以单纯以咸宁市为主题这样,不仅可以将全省或全市的文化遗产集中起来,也能为咸宁旅游业添置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

无独有偶,祖籍通山的万女士也认为我市景区文化传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据她介绍,五一小长假期间,她陪初中老师一家去了131和羊楼洞,“总体印象还不错,特别是羊楼洞明清古街,让人有与历史重逢的感觉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比如在景区文化方面多做些故事情节的渲染……”

蓄势而为

“也难怪,导游的讲解那么简洁,两公里的景区,散散步就游完了”

“咸宁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文化支撑乏力”连续多年桂林日报社电话号码担任市政协委员的王先生,曾多次就我市旅游业展开调研,他认为,目前我市旅游产业缺乏历史文化参与,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演艺、娱乐、工艺品、出版物等文化性旅游衍生产品开发亟待加强


北京治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s/33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