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历史 > 南国早报在种植者和政府间搭建沟通桥梁

南国早报在种植者和政府间搭建沟通桥梁

发布时间:2017-1-2 13:34:51   点击数: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文卉)我区占全国12%的森林面积,却承担着解决全区80%以上、全国20%以上的木材生产任务,这种情形下,如何实现我区人工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12月3日,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成立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专家现场介绍了广西人工林的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木材消耗量大幅跃升,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10年来,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增长了%,每年木材消耗量近5亿立方米,其中50%依赖于进口,缓解木材压力迫在眉睫。

据了解,目前广西人工林产业中,大于10万亩的林业公司投入占15%,国营林场的商品林面积占7%,而林农和造林大户造林面积约占78%,是人工造林的主要力量。

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创会会长董汉民介绍,某些地方政府执行国家发展林业政策不一致,采伐设计费和检尺费逐渐演变成某些小团体的大金库,给林农造成巨大的压力,育林金已成为现阶段阻碍人工林发展的最大障碍。

由于人工林种植者与政策制定者或执行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政策制定者听不到基层造林者的声音。同时,人工林种植者又无渠道向政策制定者反映自己的诉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众多种植者面临着继续投资、还是退出造林行业的艰难抉择。随着大量的林地出让,木材产量急剧下降,广西仅用约12%的森林面积,解决全区80%以上和全国20%以上的木材生产,人工林种植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

面对森林资源的匮乏,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提出“有木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并呼吁发展人工造林,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如何科学地种树,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产出大量的优质木材,实现保住青山绿水,创造“金山银山”?年10月23日,中国林业行业第一个直接登记的“草根型”协会——广西人工林种植行业协会诞生,同时,也聚集了一批熟悉国家发展战略和具体措施的林业专家作为志愿者。斯道拉恩索(广西)林业兰樟仁博士就是其中一个,他说:“协会的宗旨是推动人工林生产经营政策的完善和科学技术普及,促进广西林业生态建设、木材生产和林副产品供应,实现广西人工林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设一座连接人工林种植者、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明确人工林种植者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维护人工林种植者的合法权益。”

链接: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ls/549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