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城区新增南宁市示范幼儿园2所,使良庆区市级示范园增加到9所。同时,为将“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真正落实到实处,良庆区在年出台了《南宁市良庆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8.36%,学前教育“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为让农村义务教育也得到均衡发展,良庆区实施了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项目,资助总金额.85万元,按每生每学期小学元,初中元的标准完成生活费补助资金发放,真正做到人人有书读,让城区内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截至年9月,全城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99%。
建设教师队伍争创一流群体“用真情教书,用真心育人;立足三尺讲台,铸造无悔的人生。”这是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教师黄永芳对教育的感悟,她是良庆区第三位获得“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老师。近年来,通过开展“三名”工程,一批名校、名校长、名师在良庆区不断涌现。
目前,良庆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优秀教师1人,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4人,八桂优秀乡村教师16人,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10人,南宁市优秀教师和南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51人,南宁市学科带头人14人,南宁市教学骨干人。一个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先进群体正在逐步形成。
为人民办实事扎实推进城区教育发展建区以来,良庆区始终以为学生、教师、学校办实事为基本目标,计划组织实施新建(迁建)、扩建学校项目23个,总投资.04万元,加强硬件建设,提升软实力,联手推进城区教育发展。年,良庆区完成了多所学校新建(迁建),义务教育投入创新高。其中,五象湖初级中学于年完成迁建并投入使用。截至年,共有6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五象新区核心区有3个项目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共计投入资金万元。
除了在教育教学的“硬件”上加强建设,良庆区还在教育教学的“软件”上下功夫。一方面,继续依照良庆区教育系统师德教育活动工作方案,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时期‘四有’老师”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加强城区教师的师德素养。另一方面,在城区内多次举办班主任管理提升培训、中小学校长学校管理能力提升班等,派出城区内的学校校长共人次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参加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提升学校教师及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特色校园五象湖初级中学笃行致远,五象腾飞它是一所厚重的学校,创办于年,有着较长的办学历史;它又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年10月,借助五象新区建设的大潮,校址迁到五象湖核心区。它,就是良庆区五象湖初级中学。
走进这所“新”学校,在占地亩的校园里,教学楼、球场、跑道、实验室、宿舍等设施一应俱全。地处五象湖核心地区的五象湖初级中学,是一所按高规格设计配套迁建的学校。“立足飞速发展中的五象新区,我们要打造的是学习型、创新型的新区学校。”在校长李杰丸看来,随着五象新区的发展,它将成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总部基地,自治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更是南宁市新的行政、文体、商业中心,物流、制造业基地。而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为此,迁建以来,学校便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建立凝聚团队智慧的机制和氛围,使学校成为促进团体学习、具有优秀团队精神的学习型组织。
玉洞小学
建设书香校园,给孩子营造温暖的家
玉洞小学学生诵读《弟子规》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学校携手南宁市图书馆在校内成立了“图书流通站”,让阅读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点缀。年,玉洞小学代表良庆区参加南宁市年“书香南宁”经典诵读大赛荣获全市第四名的好成绩。同时,学校还在行为养成、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多方面对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养成进行教育。如今,玉洞小学的校园风貌有了质的转变:调皮怠学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了;叛逆暴躁的孩子收敛了性子,明白了父母和老师的良苦用心;基础薄弱的学生逐渐追上了进度,变得优秀拔尖……“我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平时也不会教。学校为孩子们做的点滴,孩子们的转变和成长,我们都记在心里。”一位家长感叹道。
四十四中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校四十四中通过开展多彩社团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发展兴趣、展现特长的平台。在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成为能学、会玩的新时代学子。目前,学校开设的社团有舞蹈鉴赏与实践、篮球、合唱、剪纸艺术、陶艺、扎染、广播社、航模、文学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成了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喜的是,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社团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明显增强,学生风貌有了让人欣喜的变化。
丰富的教学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让四十四中打破生源论,成就了辉煌的办学业绩,每年有近人考上示范性高中,老师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近两年,体育科的沈国友,物理科的谭李季、梁进江,化学科的梁小凤,数学科的杨晓青分别获南宁市赛课一等奖,;学校连续三年荣获良庆区毕业班管理评估一等奖。如今,走在南宁四十四中的校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活泼、向上的气息。
四十六中名牌老校,激扬向上新活力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上,学校历年成绩、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名单、师生优秀作品等被一一展示,砥砺着师生向榜样学习。在极富文化底蕴的环境浸润下,学校狠抓教学管理,以“励志教育”为特色,不断激励师生进取。新年贴励志对联,国庆开展励志歌曲比赛,“五四”青年节开展励志板报比赛,清明节祭拜英灵学习先锋精神……除了环境的渲染,一系列励志活动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环境搞好了,一系列德育活动成了常态,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成才,还得在教学上下功夫!为此,学校培养了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周华东被评为“良庆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王顺福、黄乘浪、周菊润、等11人被评为“良庆区优秀共产党员”,李飞被评为“良庆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董泳伶被评为“良庆区优秀班主任”,姚惠信等7人被评为“良庆区优秀教师”。70多年风雨铸名校。多年来,四十六中一直发扬老一辈艰苦创业、创新争先的精神,先后获得“良庆区平安学校”“南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宁市‘洒扫应对’主题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和谐单位”“自治区创建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达标学校先进单位”等殊荣。
来源:南宁晚报、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