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群众 > 壮美八桂middot半月刊第

壮美八桂middot半月刊第

发布时间:2021-3-14 20:19:38   点击数:
激光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307/6085399.html

第12期.12.15

本期作者:李尚春黄树富曾解李子迟龙先林

本期责编:玩水山人

~~~~~~~~~~~~~~~~~~~~

诗词佳作

任生平,原名李尚春,广西武宣黄茆人,现居南宁。诗词作品长期在中国多个诗歌论坛和文学刊物发表。

———————————————

李尚春诗三首

李尚春(广西)

五律·题五柳先生

任性说陶潜,辞官伴柳眠。

本真轻富贵,守拙爱林泉。

诗话桃源境,心栽碧水蓮。

东篱花下醉,懒得问流年。

七律·黄鹤楼远眺

黄鹤仙人去不留,

蛇山顶上筑名楼。

笛声吹得梅花俏,

塔影迎来雅客游。

碧浪轻滔云梦泽,

金龟静立古城头。

杏坛拾得谪仙句,

天际无涯放远舟。

七律·吟坛弄影

吟坛集韵庆投缘,

碾墨挥毫谱妙篇。

李杜同台尝老酒,

欧苏结伴抚新弦。

吟风咏月情怀远,

赏雪观花静听禅。

笑看红尘轻富贵,

梅妻鹤子共流连。

~~~~~~~~~~~~~~~~~~~~

黄树富,男,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人,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马山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长期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和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历任马山县白山中学校长、马山中学党总支书记等职,现任马山县教研室主任。年开始尝试写诗,诗集有《心路》,教育文集有《师道杂言》等。

———————————————

咏古代四大美女

黄树富(广西)

西施

浣纱遗影暗沉鱼,

吴越江山任卷舒。

何奈情郎家国恨,

倾城待问苦亲疏。

昭君

佳期断梦碎芳华,

大漠长烟寂汉家。

琴起秋音惊落雁,

寒心塞外伴风沙。

貂蝉

笙歌艳舞楚腰身,

问鼎皇天祭玉轮。

倩影娇容云闭月,

江山如意梦长春。

玉环

曼妙轻歌舞落霞,

丰腴绝代艳羞花。

长安城下君王醉,

乱世余哀恨有加。

~~~~~~~~~~~~~~~~~~~~

曾解,广西东兴市人。笔名方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防城港市(南宁城区)工作部名誉部长;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防城港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个人专著有中篇小说集、长诗集,格律诗词集,散文集,文艺评论集等十多部。主编有散文集、诗歌集、小说集,民间故事集等多部。作品散见于《中国边海防》《中国教育报》《中华诗词》《中国报告文学》《中国西部散文选刊》《文史春秋》《当代广西》《广西民族报》《防城港日报》等报刊。现为《防城港诗词》主编;《金花茶》主编。

———————————————

绝句五首

曾解(广西)

盆景小巧玲珑盆景树,天工鬼斧惹人怜。几分绿意春风荡,一点情思万里牵。西湾一瞥碧翠红林鸥鹭聚,梧桐鸾凤媲逍遥。西湾窈窕金花笑,布野浓香百里飘。遐想观潮春涌动,听海月华高。未饮心先醉,天边白鹭翱。冷雨细雨江堤冷,寒风刺骨凉。路灯犹闪烁,淋湿满头霜。饮酒天和美酒洗凡尘,啸月情深两点亲;三十年前雏燕在,回眸一笑满园春。

~~~~~~~~~~~~~~~~~~~~

品味散文

李子迟,笔名肖飞,原籍湖南祁东,七十年代初生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毕业,曾系大学讲师,现为不自由撰稿人,独立作家与学者,多所院校兼职教授、研究员,网络名博,图书出版、影视剧、景区开发、企业文化策划人。著述一千五百余万字,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儿童文学》《北京文学》《台港文学选刊》《中国报告文学》《飞天》《杂文选刊》《读者》《中流》《写作》《知音》《家庭》《时尚》《中国青年》《青年文摘》《辽宁青年》《中国大学生》《名人传记》《中华英才》《文化月刊》《出版广角》《文学港》《草地》《红豆》《金田》《广西文学》《南方文学》《西部散文选刊》《作家新视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湘潭大学学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社会报》《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中华读书报》《社会科学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今晚报》《新文化报》《书法报》《深圳特区报》《广西日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约两千篇(首)小说、散文、杂文、游记、随笔、评论、诗歌、歌词、辞赋、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人物传记、深度报道、学术论文等;著书五十余种,主要有长篇小说《屈家冲》《国药准字》《奇侠徐矮师》,小说集《肖飞短篇小说选(一)》,散文游记集《跫音》,新旧体诗词、辞赋与散文诗合集《勇士也抒情》,深度报道、杂文评论、纪实文学、人物传记类著作《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大学该怎么读》《与爱一起成长》《多情爱因斯坦》《张国焘全传》《太平天国十四年》《清华百年演义》等;获各种文学、学术、文化、写作、教学奖励数十次,主要有人大文学奖、亦凡文学奖,《中国教育报》《南国早报》等地全国征文一等奖十余个。

———————————————

读书·吟诗·下酒(文化随笔)

李子迟(湖南)

边读书吟诗,边饮酒品醇,这可以说是一种最具中国文化特色、最有历史韵味的饮酒方式和读书方式了。而这诗与书,无形中就变成了最有意思的下酒物。于是,也就出现了“《汉书》佐酒”的古代佳话。

说的是北宋京城开封有个名叫苏子美的,他在读《汉书?张良传》时,读一段文章便饮一杯好酒,再读一段又饮一杯。其岳丈杜正献听说后笑道:“有这样好的下酒物,喝一斗酒实在不算多呀!”无好友相邀同醉,就只得一人独向典籍了。酒喝得越多,书也就读得越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少为多,潜移默化,而这苏兄也就成了一名饱学之士,并最终做了朝廷大官,为著名政治家;比宋初那位单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那是有学问、有文采多了。

明朝开封人史可法,比起苏子美这位同乡前贤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苏氏一斗酒仅读一部《汉书》,史公一斗酒却能遍观沧海桑田、风云变幻。请看他写的对联“斗酒纵观廿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短短十四个字,便凸现出作者的一股飒爽英气。难怪当年清军兵临扬州城下,而此公竟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后英勇捐躯。

而在明清之交的昆山人顾炎武眼里,读史书乃一非常严肃的事情,须得净手洗面、除尘焚香、正襟危坐,方可展读佳作,断断不得与饮酒扯在一起。但是,他又不甘心落后于苏、史二人,于是避开史籍,将古人的诗词当作下酒美味了。他在《与归庄手札》中写道:“别兄归至西斋,饮酒一壶,读《离骚》一首、《九歌》六首、《九辩》四首、士衡《拟古》十二首、子美《同谷》七首、《洗马兵》一首。壶中竭,又饮一壶。夜已二更,一醉遂不能起,日高三四丈犹睡也。”

顾先生以诗下酒,虽然喝得烂醉如泥,但绝非醉生梦死,而是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和杜甫的“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的说法铭记心中,且不断付诸实践,从而使自己成了开一代朴学风气的领军人物。而他那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如洪钟大吕,警醒天下所有读书人和炎黄子孙,一直盛传至今。

清朝永宁人于成龙则与顾公之趣大异,他单单挑出唐诗来下酒,并在《与友人荆雪淘书》中写道:“夜以四钱沽酒一壶,无下酒物,快读唐诗,痛哭流涕,并不知杯中为酒为泪也。”于大人一向廉洁有加,虽官居要职,却常常阮囊羞涩,竟至陷入无菜下酒的境况,只好以古人的诗文作为了吞咽物。于是,一吟双泪流,滴滴入杯中。是酒还是泪,口苦难辨明。怪不得连康熙大帝亦连连叹道:“于爱卿居官清正,实天下第一廉吏也。”

同为清朝人张潮的奇书《幽梦影》里写道:“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虽不是直接写以诗书佐酒,却亦是深得其中愉悦之人的见地。

还有当代台湾禅学大师林清玄,也将古人的诗词当成了下酒之物。且看其别有情趣的说法:“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粱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叶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其实,中国历代的许多文人骚客,如屈原、曹操、陶渊明、谢灵运、阮籍、嵇康、刘伶、李白、苏轼、柳永、陆游、龚自珍……他们不都是一边吟诗一边喝酒吗?

(此文原发我的新浪、凤凰、网易、搜狐等博客,后被《南方文学》杂志年第6期、《读者》杂志年第5期、《广州日报》年6月27日等地转载)

~~~~~~~~~~~~~~~~~~~~

组章欣赏(散文诗)

龙先林,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现居北部湾畔钦州古镇。广西作家协会会员。重在随笔、散文、杂文、散文诗、格言写作。先后出版随笔、散文集《过非集》《寸心集》《彼此集》《九九集》和格言集《哲理的星空》等五部著作。

———————————————

黄山归来(组章)

龙先林(广西)

到过黄山,才算见过大世面。

“黄山归来不看岳”。

它,是五岳之尊。

泰岳之雄,华山之险,峨眉之秀,匡庐之拔峭,衡山之烟云,它,兼而有之。

它的霸气,体现在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一沙一石的超拔、灵秀、脱俗与神奇上。

黄山松,踞险而挺立,熬得住风霜。

黄山石,立巅而不失足,站得稳脚跟。黄山草,餐露而不枯败,劲拔而不居墙……

做到集体的神奇,你,就能显黄山之威,称黄山之神,立黄山之奇,赢黄山之火,成黄山之尊,饮黄山之誉。

做黄山,需要有黄山集体的精魂。

到过黄山,你,就知道怎样去做“山”。

石级

绝壁石级。一级一级叠上山顶。

登山者,一个接一个向上攀爬。

开始,我在别人的脚下。

后来,别人在我的脚下。

昨天的游客,在今天人们的脚下。

今天的游客,在明天人们的脚下。

穿越春秋,踏上岁月,登上峰巅。

它,像一册不断被人们翻过的书页,叠起装订成册,就是一部不朽的画卷。

它,满满记载着一代一代人对黄山的朝圣与向往。

迎客松

也许,它过于热情,迎客的“手”一经举起,就再也没有放下过。

看到它的时候,它的“手”已经做过外科手术。

支架下的“手”,依然向平天下游客挥动温馨的春风。

随着拍摄的人流,记者也为我留下了陪伴它的身影。

可模糊的映像,却看不清我是谁。

迎客松下,来者都是客,又何必去分清谁是谁?

石猴子

一只石猴子,在西海岸边峭壁上端坐。

面向波云诡谲的云海,面向人间绵绵的浩瀚。

风平浪静,四海升平,它,一样安详。

风起云涌,倒海翻江,它,情态也没有异样。

一样的姿态,一样的神情。

看惯了风云变幻,一切都觉得如常。

它静静的数着岁月,已历千年万年。

流走的是风云的表演。风云已随岁月去。

不变的是猴子。猴子安坐如山。

猴子的智慧——心定,我是山。

妙笔生花

峭壁一枝花,开了千万年。

都说,它是李白的神笔。可它早已越千年,李白还是娃。

都说,看山如读文。它,是一部浩瀚的长篇。

它,挥笔描绘黄山天下奇,道尽人间古今情,至今还没有收篇。

精彩总在后面?

黄山的魅力,永远令人神往。

(本文刊于《散文诗精粹》年11月22日)

以文会友

壮美八桂

《壮美八桂》編輯部

总编:玩水山人(覃报)

总策划:大象(陆志峰)

编辑:呱呱龙之潭(蓝芝同)

顾问(按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岑路陈天生郭金世黄神彪罗荣坚蓝芝松李子迟李达旭陆辉艳蒙智扉莫俊荣秦大戈覃展龙韦持谦杨政中袁刚袁祯宏

投稿请注明:“投稿半月刊”半月刊投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ningwanbao.com/wbqz/528039.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