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来说,血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可以畅通无阻地在血管、心脏中循环,为身体提供氧气,但如果血液含水量降低,脂肪含量升高,血液变得更加黏稠,就会增加血管、心脏、身体的抵抗力。
若发现身体有4种征兆,千万别忽略!必须提高警惕!
1、眩晕
如果血液过多,血液的流速就会比平时慢,如果是在下蹲的时候,或者是在睡觉的时候,身体姿势的改变,会让人出现眩晕的症状。
2、胸闷
如果血液过于黏稠,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大多数人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但也有一些人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原因是血液循环不畅,心脏供血不足。
3、嗜睡
一般是饭后嗜睡,因为进食后会有大量的血液在胃部堆积,有助于身体的消化与吸收,而身体的其它部分则会出现缺血现象,而且由于血液黏稠,会降低器官、组织的生理机能,导致嗜睡。
4、易疲倦
血液过于黏稠的人,平时不能正常地进行血液流通,所以一活动就会感觉到疲惫和疲惫,需要停下来休息。
不管有没有接受过药物治疗,如果血液过于黏稠,就一定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某些食品:
1、高脂肪食品
血液过黏稠是因为长期食用或食用过多的肉类和高脂肪的食物,因此不宜食用动物肥肉、奶油、坚果等,避免血液黏稠,对身体的影响。
2、高胆固醇食品
常见的有猪肝、鹅肝、鱼籽等,血液过黏稠的人要尽量少吃,以免引起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和黏稠度。
3、高钠饮食
在平时做菜的时候,要少加盐,咸鱼、咸肉、咸菜、酸菜等腌制食物也要少吃,成人一天的盐不能超过6g,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4、高糖食品
甜点、蛋糕、巧克力等多含糖分的食物要少吃,每日糖分的摄入量要控制在50g以内,不能超过25g,否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血脂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低脂、低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如鸡蛋白、西红柿、红豆、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