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石奇林幽、丹霞神韵、险峰云海……从旅游兴县,到旅游强县,资源特色旅游从萌芽实现了质的飞跃丹霞温泉、八角寨、五排河、天门山等一大批重点景区成为了游客们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持续举办一系列具有资源浓郁民族风情的河灯歌节、丹霞文化旅游节、全国摄影大赛等大型节会,资源县的知晓率日益增强,壮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蜚声国内外
生态与经济并轨发展虽然相对缓慢,但终究在20年后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爆发力 —— 该县地区生产总值由3.88亿元,增长到44.35亿元,是1995年的11.4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6100万元,增长到46.6亿桂林日报电子版下载元,是1995年的76.39倍;财政收入由1809万元,增长到2.46亿元,是1995年1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36元,增长到7373元,是1995年10.0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39.5元,增长到23546元,是1995年的7.5倍今年上半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又分别增长8.4%、7.71%和11.8%!
产业:人无我有 人有我特人特我精
明明农业可以比规模,却偏偏比起了“特色”;
“云蒸霞蔚雾中仙,一水四田九十五分山若要看清真面目,先翻过几座登天的山”
1995年,资源县只有工业企业242家,其中乡企占220家,且大多数濒临倒闭和半倒闭状态而到2014年底,该县工业企业达43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1家,风电、水电清洁能源企业达117家据粗略统计,到“十二五”期末,资源县工业总产值已经突破100亿元!
再放眼看那屹立在高山草场上桂林日报网的一座座“大风车”!2011年9月,金紫山风电场上第一期33座“大风车”正式启用,随着强风劲拂,电流源源不断地输出,拉开了高山风电新兴能源开发的序幕广西无风力发电场的历史至此终结
“农业稳县”在20年的发展中,资源县红提、西红柿、辣椒、猕猴桃、金银花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总面积达38万亩,基本形成“一乡一品”产业格局资源县也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提生产基地、华南地区最大的夏秋西红柿种植基地,“资源红提”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中峰镇及该镇大庄田村分别获得“广西红提之乡”、“广西红提村”称号该县“八角寨”牌红提、西红柿被认定为2014年度广西名牌产品截至2014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14.91亿元,较1995年增长9.2倍,带动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换届桂林日报社不换理念 握紧生态接力棒
□本报记者韦莎妮娜 周文俊通讯员马宏富 舒小芩
可喜的是,20年来,资源县无论换了多少届领导班子,手中的生态接力棒始终届届相传“20年来,资源县历届领导班子立足县情,深谋远虑,按照明确的发展思路,突出‘优生态、上项目、突城建、强旅游、稳农业、促工业、保民生’等工作重点,全县上下众志成城,一届接着一届干”资源县委主要负责人欣慰地说
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资源县不仅收获了丰硕的发展果实,同时还将一连串荣誉收入囊中自2011年来,资源县连续四年绩效考评跻身桂林市优秀县行列,2014年更是勇夺全市绩效考评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一名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国再生能源示范县”、“中国十佳最美乡村”、“中桂林日报数字版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今年7月,该县又喜获“中国最佳生态保护县域”称号
如此“任性”,是因为资源县已经有足够的底气,无惧于横向纵向相比
“悠悠资江水,依依资江情群峰观山奇,碧水荡轻舟你是人间又一个天堂,你是神仙向往的地方……”20年的披荆斩棘,20年的锐意进取,20年的奋发图强,终于成就了一个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绿野仙都”—— 资源
“一路风尘一路歌”资源县付出的,远远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和全国很多地区一样,资源县也曾是“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经济,开山采伐、挖掘石英和萤石,自然资源消耗年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国水平然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本末倒置在这个分水岭,资源县及时踩了桂林日报数字报刹车,叫停一切污染环境的企业“不比总量比发展”、“生态立县”、“走生态、循环、低碳、高效的绿色发展道路”,成为了资源县随后20年的发展战略
这里,是地处越城岭山脉的资源县资源资源,资江之源然而,这亦是一把双刃剑: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不能引进,gdp增值因此也无法“立竿见影”在环保与发展的博弈当中,握着一手好牌的资源,如何玩转?
明明工业可以比产能,却偏偏比起了“绿色”;
20年来,资源县陆续荣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亚洲金旅奖·大中华区十大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等称号特别是随着近年休闲旅游蓬勃发展,该县积极打造农旅结合桂林日报社电话号码精品线路,先后开发中峰镇大庄田红提生态长廊、车田苗族乡石山底生态农业示范园等14个农业生态旅游园(点)项目,旅游发展遍地开花2014年,该县接待旅游人数4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是1995年的250倍
20年来,资源县按照“培育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建设重大项目”的思路,依托丰富的风能、矿产、农副产品等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清洁能源、石材工业、陶瓷及矿产品加工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冶炼业”为主的五大特色工业,共引进五大十亿元工业项目72项,总投资金额达84.26亿元仅201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6.86亿元,比1995年猛增29.47倍!
1995年,当载入资源县地方史册这一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该县享受自治县待遇,从此开启一段披荆斩棘的励精图治历程
如今,该县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桂林日报电子版在线源装机容量约达32万千瓦其中投资15亿元的金紫山风电场一、二期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达10万千瓦,该风电场一、二期工程分别于2011年8月、2012年11月投产发电,现已发电5.9亿千瓦时
明明三产可以比资源,却偏偏比起了“品牌”
小孩白癜风能治好吗白淀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