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广西社科联组织广西社科界部分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专家学者踊跃发言,畅谈学习体会,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钟瑞添教授作了题为《在马克思主义运用上求新突破》的发言,5月31日的《广西日报》全文刊发。
6月1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教授参加了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道伟作了重要讲话。汤志华教授作为受邀的8位与会发言专家之一,作了题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言。6月7日的《广西日报》全文刊发。
现将两篇文章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基地教授钟瑞添:在马克思主义运用上求新突破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总书记提出,用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于此,解决广西问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广西方案,我们责无旁贷。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不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作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要切实把理论研究 原文报道链接: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出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创新的动力源。习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我们广西要在实现“两个建成”宏伟战略目标进程中,回答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广西的生动实践、民族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做好研究,打造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广西军,努力推出在全国有影响力、具有广西特色、广西风格、广西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 自觉加强我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我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了重要成绩。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五个民族自治区中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经过多年建设,在全国已有重要的影响力。特别是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后,必将进一步促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但总体来看,我区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区还有一定差距。无论是学科排名、研究成果、招生规模、生源质量,还是人才队伍建设都亟待加强提高,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军人才方面,存在既缺数量更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明显状况。我们要努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争取让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广西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守、勇于担当。要在讲台上敢于发声,守好意识形态的责任田。必须始终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宣讲有纪律,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当好广大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思想导师,做有思想魅力、学术魅力、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原文报道链接:北京看的好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