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村有支老年义工清洁队
沿横坑口河道,到神仙潭;从神仙潭到村民新村,再到桃溪村委会,周围一切似曾相识又陌生。7月30日上午,记者走进浙江开化县华埠镇桃溪村时,小河小路依稀可辨,生活垃圾却无踪无影。
所到之处,看到的是种满了红叶石楠、玉兰、茶花等绿化苗木。村道上一块块文化石点缀其中,如锦上添花。两旁的驳坎全部由景观石砌成,多处路段还设置了青石板栏杆。见不到废纸、落叶、污水、用过的塑料袋、形形色色的饮料瓶,就连最常见的烟蒂也难觅踪影。
“这几年我们在村庄美化上下了一番功夫。”村党支部书记叶友根说。结合“三改一拆”、“四边三化”、清洁工程等重点工作,桃溪村着力打造生态示范村,整治生活污水,村道绿化、亮化、洁化,拆除所有的棚屋与露天厕所,改造危旧民房,修筑游步道,建造凉亭和青石桥。
贯穿桃溪村的桃坑溪,原来由于缺少管理,河段长期被淤塞和污染,每到雨季山洪暴发,溪水泛滥成灾。年,桃坑溪治理工程启动,清淤疏浚,修筑防洪堤。同时,在溪岸栽种余株桃花、樱花。春天,桃花盛开、姹紫嫣红,桃溪村名副其实。
村中的神仙潭原来是一个简陋的小水塘,杂草丛生,塘水浑浊,去年村里投资60多万元进行清理,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凉亭和廊桥,用鹅卵石铺设游步道,还在四周种植了杨柳、桂花、银杏等,神仙潭面貌焕然一新,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7月30日,本报记者正在神仙潭采访一位在路边拔草的老太太时,一位脸上爬满皱纹、一瘸一拐的老人朝我们走来。叶友根介绍说,他叫姚友根,今年61岁,手脚有残疾,是负责神仙潭周围保洁的义工。正在拔草的老太太是姚友根的妻子。
“神仙潭就在我家门前,我有责任使它每天都整洁干净。”姚友根告诉记者,每天傍晚,村里人都习惯聚到这里坐一坐。因此,无论刮风下雨,每天凌晨3时许,他都会起床来搞卫生。虽然自己手脚不便,村里其他的忙帮不了多少,但他保证神仙潭周围的清洁,还是力所能及的。
如今,桃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村,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吃农家菜,干农家活,赏山村美景。该村龙吟山庄位居绿树掩映的横坑口,山庄主人方志顺说起这几年的生意,喜滋滋地说:“村庄越来越漂亮,来游玩、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一年收入比5年前翻了两番。”
“外人都称赞桃溪村整洁干净,这要感谢村里的老人家,他们每天都要义务清扫十几公里的村道。”叶友根说,桃溪村的卫生清洁队是村老年协会几年前组织的,带头的是两位“老方”——67岁的方金古和72岁的方光范。老年义工清洁队,最开始有16人,现在发展到48人。
方光范曾在记者的家乡当过乡长,是记者的老熟人。“老方”告诉记者:年开始,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和老年协会成员自愿组成清洁队,每天轮值对全村进行义务保洁工作。队伍扩大后,村里的保洁工作,老年义工清洁队实行的是务分段包干负责制。
“老方”说,“现在养老看病都不愁,村里大事小事都和村民沟通,要跑腿的事情村干部都帮我们代办。将心比心,虽然年纪大了,也应该替村里出一份力。而且村里每年对我们这些义工,实行积分奖励,组织我们外出旅游一次”。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看着这些爷爷辈的人每天清扫村子,乱扔垃圾也难为情了。”通过这群老年义工的努力,桃溪村的村风民风有了显著改善,村民的文明自觉意识也不断提升。
61岁的姚友根身患残疾,义务为神仙潭周围保洁
5年前建的桃溪农民新村
================
本文由南宁晚报记者方东云采写,图片由开化新闻中心丰智慧提供。
浙江治疗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