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8日
第4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
将在广西南宁举行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
今天(11月23日)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
第4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
本届论坛有4大特点一是紧扣形势。刚刚胜利结束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定不移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本届论坛以“数联东盟智创未来”为主题,立足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邀请中国和东盟国家数字经济领域政府要员、企业精英、商界领袖、专家学者代表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和智能互联、数据互通、合作互利开展交流研讨、建言献策,旨在展现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创新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成就,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进一步推动“数字广西”建设,促进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创新发展开启新篇章。二是形式创新。为积极应对全球疫情,本届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国家部委和自治区领导致辞、国内嘉宾演讲和参会主要在线下会议现场进行,境外嘉宾致辞、演讲、参会通过线上网络平台进行。线上举办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搭建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5G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线上展厅,邀请西门子、华为、阿里、腾讯、移动、联通、电信、浪潮、讯飞、紫光、大疆、天融信、迪普、祥云等一批知名优秀企业线上参展,既提供丰富多样的高科技展览,又有效避免大量人员聚集现场参展的风险。
三是内容丰富。主论坛除领导致辞、嘉宾演讲外,还将发布《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广西建设白皮书》,系统阐述中国—东盟信息港与数字广西建设的显著成效,展现两者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紧密关系,体现“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中国—东盟合作”的构想。白皮书的发布将进一步释放与扩大中国—东盟信息港与数字广西的影响力,吸引广西以外区域以及东盟国家主动参与、共建共享,实现互利共赢。5G论坛也将发布《广西5G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白皮书》,详细介绍广西5G产业发展情况、取得的亮眼成绩及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还将签订一批项目合作协议,发布项目建设系列成果。
四是服务升级。推出第4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主题网站,中外嘉宾和广大网友可以通过网站观看主论坛现场情况,更便捷地了解往届论坛信息,观摩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线上体验最新IT技术与创新应用。
推动跨境电商稳步发展自疫情以来,广西政府始终积极统筹推动跨境电商稳步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广西南宁综试区建设和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建设,今年5月开通广西南宁综试区至东盟国家跨境电商公路货运班车,提升南宁至越南胡志明市货机实载率,提高南宁至菲律宾马尼拉客改货包机运行,初步形成跨境电商供应链。
10月24日,南宁国际铁路港集装箱作业区一片繁忙景象。目前项目正加快推进农产品物流区仓储区、公路港电商物流区、钢材物流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二期工程建设。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记者周军摄
二是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落实,实现广西北海、钦州、崇左市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年4月27日,崇左市成功获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五批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城市。年9月,广西启动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和业务。
三是推动自治区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年8月18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蚂蚁集团设立广西区域中心,鼓励广西本地品牌企业及特色产品上线阿里巴巴各电商平台,通过速卖通、天猫、淘宝海外的平台和项目,发展跨境电商,拓展海外市场,助力广西中小企业产品出海。
南宁综合保税区已成为南宁市企业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据南宁高新区)
四是推进Lazada跨境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举办Lazada东南亚小语种直播人才大赛,通过直播基地为小语种人才提供相关培训与带货场景,提升跨境电商服务生态建设。
更多精彩信息往下滑动↓↓
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问: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对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部署,我区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国家战略引领作用,坚持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统领全区数字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积极引进大数据企业,大力推动项目落地,以改革的办法优化产业环境,着力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取得显著成效。信息港建设规划和《广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年)》提出“一核一轴三区多点”“一基地、一中心、一主轴、两组团”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产业新动能不断积蓄,市场主体快速壮大,产业环境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态势强劲。广西数字经济总量、占比、增速主要指标实现“三提升”。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年,广西数字经济总量亿元,占GDP比重为31.05%,增速12.68%;年前三季度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约.89亿元,同比增长60.4%;年1-9月全区电信业务总量.2亿元,同比增长34.6%。南宁、柳州、桂林等9个市布局数字经济产业园区22个,形成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产业转化、生产制造等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格局。数字广西集团、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企业迅速成长;华为在广西布局千亿级鲲鹏生态产业;深科技年产万台智能终端基地在桂林投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新进展。东亚糖业、南南铝等一批人工智能示范项目逐见成效,东亚糖业合作基于机器视觉进行含杂检测准确率达到94%以上;玉柴数字化转型有效缓解玉柴集团在“国六”推出后面临的产业竞争压力问题;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数字化改造成效明显;北港集团“5G+AI智慧港口”建设预计提高15%作业效率;国内首个利用人工智能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应用,实现毫秒内识别超过30余种常见柑橘病和葡萄虫害;广西医院正式启动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打通与东盟各国跨境医疗合作的最后一公里,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健康贡献中国力量。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是中央赋予广西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推进信息港建设对我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继续把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作为推进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作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检验和重要手段,作为发展新经济特别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内容,推进数字经济、数字产业、数字广西、数字政府的建设,推进广西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推动中国与东盟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
问:5G商用已有一周年,在这个时候召开中国—东盟5G网络建设与应用论坛有怎样的意义呢?
答:全球许多国家将5G视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东盟国家也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中国、东盟双边合作的新亮点。
我国5G商用一周年取得了预期的成绩,交出了全球瞩目的年检答卷。这一年来,我国5G建设进入了规模化部署与应用落地的进程中,5G基站建设与用户数量创下历史新高,终端连接数破亿,落地应用领域广泛,科技抗疫大显身手。同时,在“新基建”的政策驱动下,中国5G跑出“新速度”,升级“新高度”,创造“新价值”。
广西也交出亮眼“成绩单”。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年底全区将建成5G基站超2万个,5G套餐用户预计将突破万,实现14个设区市主城区连续覆盖、县市区重点覆盖、农村地区按需覆盖5G网络。在5G示范应用方面,广西已广泛开展多行业“5G+”赋能垂直行业的创新应用,在工业控制、智慧校园、智慧交通、远程医疗、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5G行业应用优秀项目,在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三届“绽放杯”5G应用大赛中我区共有9个应用项目获得专项奖、5个应用项目获得总决赛奖项,为中国5G贡献了广西方案。
11月26日,将召开中国—东盟5G网络建设与应用论坛作为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高层论坛之一。通过这个国际性平台,一方面,是希望以“助力数字新经济引领智慧新生活”为主题,展示中国领先的5G技术、成熟的5G产品和解决方案,携手各产业伙伴共同推进广西5G产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希望以更开放的态度,进一步加深与东盟国家在5G、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利用在5G领域积累的经验、优势,助推东盟国家数字化发展,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我们这次论坛老挝邮电部的副部长、柬埔寨通信部的国务秘书也将在线上参加活动,体现了我们在线上、线下共同推进5G应用的决心,也为下一步更好助力数字经济的发展做出努力。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