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日报

您现在的位置: 南宁晚报_晚报历史 > 晚报特点 > 答疑解惑5年内,南宁家长最关心的教育

答疑解惑5年内,南宁家长最关心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7-3-3 23:03:52   点击数:
[导读]翻开南宁市过去五年的“成绩单”,令人倍感欣慰和振奋:着眼于惠民利民,为市民营造更好的安居乐业生活环境,南宁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今后,南宁市民还将见证哪些民生工程的实施?城乡面貌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在南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周红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成绩的同时,也勾勒出了南宁未来五年的美好前景。

改革

行政审批简便化

百姓办事更快捷

回望

改革创新是实现南宁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几年,南宁市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突出重点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推行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推动全面创新。

“让文件网上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路”,在以前,一份文件要想获得审批,仅仅到各个部门盖章就要花费不少时间。对此,南宁市加快行政审批改革,不仅取消百余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在去年年底成立了市行政审批局,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群众办理审批事项可以“一站式”办结,审批时限也大大缩短。

改革创新也为南宁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环境。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内,GoogleAdWords(广西)体验中心、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12家领军企业陆续入驻;南宁市民每天都能坐着本土企业生产的地铁出行;全市已启动建设的38个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带动了周边乡村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新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南宁市将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财税改革、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动创业创新。

未来几年,南宁将继续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南宁市将按照“二产补短板、三产强优势、一产显特色”的思路和要求,打造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结构调整,加快园区建设,培育强优企业;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做优金融服务业,提升发展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升投资有效性和企业竞争力。

城建

安居乐业好环境

宜居城市魅力显

回望

“南宁这些年建设得真好,地铁通了,道路宽了,环境美了……”从外地回家的南宁人这样赞美故乡,刚刚踏上这片热土的外乡人也会感受到南宁的魅力所在,而土生土长的邕城人更是亲身感受着城市环境的越来越美。

翻开南宁市过去五年城市建设的“清单”,令人感叹又兴奋:五象新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净增15倍,成为南宁开放发展的亮丽“名片”;良庆大桥、五象-平乐立交等25座跨江桥梁、城市立交建成使用,让南宁的交通更加便捷通达;吴圩机场第二航站楼运营,旅客年吞吐量突破万人次,标志着南宁的空中交通枢纽再次升级;轨道交通1号线东段试运营,使南宁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地铁的自治区首府城市。

此外,全市还新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个,公共自行车2万多辆;完成民族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实现线缆全部入地;完成机场路扩建,建成机场第二高速;南宁东等高速公路收费站外迁运营……

五年来,南宁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四个城市”发展目标,以高起点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凭“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努力,绘就了高规格、大手笔的美丽新蓝图。

新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城品质升级,在引领全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上打造新亮点。落实中央、自治区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治水、建城、为民主线,注重水绿、产城、新旧、建管、“里”“面”“五个融合”,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打响面向东盟品牌、提升生态宜居品牌、拓展民族文化品牌。

这意味着,今后五年南宁的城乡面貌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提高路网密度,至年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接近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不低于15%。加快推进高改快工程、东西向和南北向快速路建设,继续推进跨江桥梁、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断头路建设攻坚战,年全面打通市区重要交通节点断头路;建成轨道交通1至4号线,力争建成2号线东延长线和5号线,完成轨道交通第三轮建设规划;加快快速公交试点工程、公交专用道、常规公交场站等建设,年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0%以上。年五象新区核心区全面建成,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青山大桥等一批跨江桥梁建成,医院、十四中五医院和中小学校建成使用。

教育

教育均衡发展快

门口就有好学校

回望

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标准的跑道……对滨湖路小学五象校区一年级新生晓豪来说,今年9月1日是特别有意义的一天,因为那一天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同时也成为该校的第一届学生。他说,学校就在家门口,上学很方便。

滨湖路小学五象校区,衡阳路小学五象校区、玉兰路小学、天桃实验学校翠竹校区等14所新建设学校于今年9月1日开学,迎来了首批新学生,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青秀区6所、江南区2所、西乡塘区2所、市属学校4所等,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14所新学校的投入使用,只是南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缓解新区适龄儿童入学紧张的状况,南宁市加大学校建设的力度,城市发展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为新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一直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近年来,南宁市逐年增加教育投入,过去五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所、中小学校48所,新增多元普惠幼儿园所。实现市辖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惠及学生年均40万人。兴宁区、青秀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国家认定。

新目标

今后五年,南宁教育如何更好地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南宁将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比如,促进教育公平协调发展,鼓励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推进县(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产业整合发展,在全区率先普及十五年教育。

同时,将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进“全面改薄”“双千计划”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差距,统筹做好特殊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等工作。

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南宁市城乡间、地区间、学校间的教育差距等依然存在。那么,如何推动和优化南宁的教育发展?人大代表们畅所欲言,吕智勇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推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生活在南宁的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潘志凡代表建议,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加强学前教育三年建设,加强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工作。黄若谷代表建议从全市层面布局教育均衡化发展,将示范性学校布局在江南等相对落后的城区。

文化

文化艺术出精品

多元显现包容性

回望

每到周末,在流光溢彩的民歌湖畔,“百姓大舞台·想秀你就来”南宁民歌湖周周演活动总会吸引大批市民前来观赏。两年来,民歌湖百姓大舞台已成为一个“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品”的开放式舞台,登上舞台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元化,文艺精品愈来愈多样化,凸显了绿城文化品位及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

在回顾过去五年南宁市的文化建设时,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建成南宁博物馆、档案馆、地方志馆及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家农家书屋,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48%。成功打造《百鸟衣》《水街》等一批优秀精品剧(节)目,摘取国家级奖项个。“百姓大舞台·想秀你就来”民歌湖周周演活动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成功举办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春天的旋律”跨国春晚等。

近年来,文化惠民成为南宁市委、市政府工作新常态,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城乡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新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引领全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取得新成效中提升南宁文化软实力。

最近几年,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点滴改变令多位代表感触深刻,“文明餐桌”“光盘行动”令节俭用餐成为一种潮流;“道德讲堂”颂扬凡人善举,传播道德新风;城市守护者“帮帮侠”让志愿服务花开遍地;“礼让斑马线”让司机形成良好的驾车习惯……

未来,南宁市将继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同时将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一批体现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深化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合作、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下足功夫,让彰显南宁魅力的文化内涵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来源:南宁晚报

◆◆◆◆◆

腾讯房产南宁站

广西腾兴文化传媒作为腾讯房产南宁站的独家运营机构,有着丰富的线上、线中、线下运营经验,及务实的服务措施。

了解更多看房团信息,欢迎加入腾讯房产南宁服务群Q群

服务1群:

服务2群:

服务3群: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
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nyawy.com/wbtd/636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