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日军同时集中优势炮火和空中力量,摧毁了漓江西岸象鼻山至伏波山沿河阵地,强渡漓江
9日下午,桂林防守司令韦云淞自知守城无望,准备撤退阚维雍将军再三陈词,希望坚守遭到拒绝,阚维雍悲愤之下举枪自杀,践行了生前“与桂林共存亡”的血誓
“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盛夏的桂林,清风拂面,来自海内外的游客感叹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梦幻意境而在桂林市区的榕湖边上,龙凤高老人驻足观望,陷入了沉思
桂林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城市,众多党政机关、学校、企业等曾被转移到这里抗战中后期美国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从这里出发,轰炸日军在中国以及东南亚的军事目标
漓江上 民团身绑手榴弹炸日艇
漓江、象鼻山、七星岩……提起桂桂林日报广告部林,大家都会想起“山水甲天下”但就是在这美丽的桂林,曾经爆发了一场令日军胆寒的桂林保卫战日本人的战史就提及,桂林保卫战是侵华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两次战役之一守军将士不畏强敌,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与之搏杀格斗城内各防守阵地展开巷战、肉搏、拼刺,特别是老盐街至王城一带街道,战况更是惨烈
《救亡日报》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报导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以及文化、教育、经济和文艺小品等对发动全民抗战起了积极的作用
10日,桂林不幸沦陷,日军屠城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一号作战:广西会战》记载,中国军队“战场遗尸5665、俘虏13151人”而据韦云淞战后所写报告:桂林保卫战中,中桂林日报社国军队伤亡约9000人,日军伤亡6000余人
《救亡日报》旧址
七星岩、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
广西桂林
巷子里 守军弹尽粮绝与敌肉搏
“当时最开心的就是看飞虎队和日机空战,飞虎队的飞机性能比日机好,经常把来犯的日机打得落花流水”龙凤高回忆道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八百壮士墓
“当时中国守军提前把城门外面的房子全部烧掉,在城内筑起堡垒”龙凤高说,当时实施焦土抗战,士兵烧房子也是迫不得已日军利用城外烧毁的房屋作掩护进攻中国守军,而中国守军装备简陋,缺枪少炮,伤亡惨重
(原标题:桂林保卫战 中国军人勇猛甲天下(1))
11月7日,战斗进行到第9天,因战况急剧恶化,前沿阵地相继失守团长覃泽文率余部(包括伤兵、非战斗后勤等人员)800余人转移至普陀山七星岩大洞内桂林日报数字平台,坚守漓江东岸最后一个阵地
重现
8日,日军向七星岩发起猛烈攻势,日军在损失了近千人后向七星岩内施放毒气全团除团长覃泽文带领少数几人从七星岩冒死突围外,其余800将士均被烧死或熏死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位于桂林市中山北路14号,是依托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抗战期间,八办在统战工作、筹运抗日物资、迎送中共重要过往人员、领导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少当地群众还能识别出不同国籍的飞机龙凤高说,飞虎队的飞机机头画有鲨鱼,日本的飞机有红圆圈,苏联的飞机屁股是白的,中国的飞机是蓝白色的
如今烽烟散尽,当记者再次踏上桂林这片土地,所见之处尽是慕名“甲天下”山水而来的游客然而,无论在山桂林日报社传媒中心水间,还是城市里,160余处抗日遗址,依然默默记载着这段往事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周聪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周聪
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1945年桂林光复后,发现七星岩内尸体狼藉,经市政府清洁队和工程队派员搜岩捡骨,总计抬出尸体823具合葬于普陀山霸王坪,碑铭“八百壮士之墓”
昨日
救亡日报社旧址
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林波 陈红艳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
1944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受沉重打击,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以挽救颓势当年10月28日,日军动用15万军队进攻桂林,桂林保卫战爆发虽然中国军队人数不足4万,但桂林守军依然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日军曾经27次冲入桂林市中心,皆因巷战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出日军曾试图由漓江迂回进攻桂桂林日报社招聘林,但被守军火力杀伤大半桂林地方民团敢死队甚至身绑手榴弹,划着竹排炸毁日军的登陆艇
4万守军抗击15万日寇 敌人27次冲锋皆被打退
杭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白癜风问答得不到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