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北区委主要领导深入年度脱贫摘帽村板城镇那芳村,指导党建促进脱贫攻坚工作。赖普君/摄
钦北区政府主要领导深入贫困村调研,了解贫困户稳定脱贫情况。余业远/摄
9月25日,果农在钦州市钦北区九佰垌采收优质火龙果,今年大丰收让果农喜笑颜开。张晓冬/摄
年2月,钦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钦州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陆敏/摄
上图:钦北区八寨原乡航拍。陆敏/摄下图:钦北区在九佰垌农业公园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区,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陆敏/摄
黎培主黄确高年以来,钦北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钦州市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三个精准”“三大保障”“四场硬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三五”时期,钦北区共有5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年,5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年的5.53%降至年的0.29%。-年度,钦北区获评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年钦北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为“好”等次。1聚焦“三个精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钦北区聚焦减贫目标任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实行“”帮扶任务和包干结对,确保每个村、每户贫困家庭均有镇村干部包户联系。同时,针对未脱贫户和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通过产业扶持、就业扶持、兜底保障等措施,确保“三类人群”稳定脱贫。精准落实动态管理。通过核实核准建档立卡户基础信息,结合人口自然增减等因素及时修改扶贫系统错误信息数据,识别、退出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精准压实帮扶责任。成立了以钦北区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该区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协调、督导和落实,逐级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书记齐抓扶贫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脱贫成果。2聚焦“三大保障”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钦北区坚持“精准扶贫,教育先行”,优先支持建设贫困村学校,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好学。目前累计融资7.5亿元,新建一大批教学楼、宿舍、运动场等设施。加强“控辍保学”力度,除因身体原因不具备上学条件外,贫困家庭孩子全部接受义务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落实“”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实行差异化补贴,实现贫困人口参保率%。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患病住院,报销比例全部符合要求。医院专家进村入户,为患有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的患者进行检验,核发“门诊特殊慢性病诊治卡”并及时录入医保系统。同时,该区个行政村卫生所、乡村医生、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等配备达到考核标准,确保“小病不出村”。在国家危改补助政策的基础上,钦北区本级财政筹措资金,以户均1万元的标准,作为贫困户建房启动资金,解决贫困户建房资金缺口问题。创新“担保委托代建”,采取代建、统建等方法,提高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进度。年以来,共实施危房改造户。3聚焦“四场硬仗”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制定了《钦北区以奖代补特色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激励贫困户发展“5+2”“3+1”特色产业,增加生产经营性收益。年以来,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40万元,受益贫困户户次,增强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同时,在55个贫困村创建产业扶贫示范小区,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构建紧密利益联结,带动25%以上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打好基础设施硬仗。年以来,钦北区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围绕村屯道路硬底化、饮水安全、村级文体实施、危房改造、桥梁、小型农田灌溉水利等基础设施,补齐贫困发展短板。-年,共实施村屯道路硬化.95公里,共安排.8万元用于饮水安全、村级文体实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年11月开始动工建设,建成3栋6层93套总面积平方米住宅楼,配套设施齐全。年底,钦北区93户搬迁人口入住。拆旧复垦、产业后续扶持工作走在广西前列,累计实施7个产业项目,实现了搬迁户就业、资产收益分红、产业增收全覆盖。同时,成立安置小区党支部,实行自治管理,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持续、能致富”。打好村级集体经济硬仗。钦北区采取区、镇、村“三级书记”抓村级集体经济,并纳入基层党建考评重要内容。-年,累计投入万元扶持全区村(社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企村联建”工作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企村联建”,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及帮扶企业三方共赢。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推动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增强农村发展动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